第二回 数千记者采访 吴承恩回答媒体(5)

    第二回 数千记者采访 吴承恩回答媒体(5) (第2/3页)

即使一天安排两次,已经排到2050年了。吴先生已经表示出倦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作家协会共同议定:吴先生不仅是中国之宝,也是当今世界之宝,首先必须保护他的健康。应该找一个地方把吴先生隐蔽起来。对外绝对保秘。找来找去,找到武夷山的密林之中的一个“创作之家”,这是中国作家协会和福建作家协会在上个世纪末共同建立的。原来是一座名为“仙禅寺”的古庙,因为交通不便,很多年没有使用了。把吴先生安排在那里后,不经中国作家协会和科学院领导共同批准,不接见、会见任何人。吴承恩先生对这个安排也甚为满意。

    这样决定之后,吴承恩先生又提出:他想做点工作,一是常用脑子,对延迟脑子老化有益:二是也避免生活空虚。两家领导共同向吴承恩先生探询:“您想做些什么事?”

    吴先生说:“原来我在写完《西游记》后,想找到《山海经》中描写的各国,写一本《东游记》,可是走遍五湖四海,也没有找到……接着就发生了在西藏遇险的事。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做这件事。其次,我这个人爱幻想,最近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现在对当代科学技术也发生了兴趣。搞点科学研究也可以。”

    两家领导又商量了一番,说:“先生先休息一段,以后怎么安排,我们再共同商量。”

    吴先生同意了。

    过了几天,两家领导研究决定:由科学院派一位院士级又对各科疾病都熟悉医生,带着现代化医疗设备到武夷山去,吴先生有了疾病,即可随时治疗。同时由中国作家协会派一位秘书,一方面照料他的生活,另一方面在他将来创作时,可以当他的助手。按年龄吴先生五百余岁了,但由于五百年来,因为他停止呼吸和脉搏跳动,停止了新陈代谢,现在复活了,还象是五十多岁的人。人们还注意到:在这几个月内,凡是接见女记者、女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