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挂上一块骨头

    三、挂上一块骨头 (第2/3页)

又一个舞台上闪动漂移着,他们专注于自己的美丽和灿烂,并不会与企业同命运、共患难,再加之有时还会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所以,对于此类“人才”的使用,企业必须慎之又慎。

    第二类,人财,是指综合素质高,德才兼备,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企业,将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融于企业发展的人。这类“人财”,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宝贵的人力资本,他们是高成就者,内控性和内驱力很强。组织的信任、挑战性的工作、快速的反馈、适时的赞美与肯定,对他们足以构成奋发向上的动力。俗话说:留住人财,留住金,企业要好好珍惜、爱护、信任和重用这类人。

    第三类,人灾,这类人,要么,是有德无才;要么,是有才无德。对于前者,不可委于重任,否则,他们会将事情做砸,捅出什么大篓子,给企业造成损失。对于后者,更不可放手让其去干,否则哪天将好端端的企业出卖了,或做出其它有损于股东利益、声誉的事,将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灾难。

    第四类,人在,是指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和发展的人。由于这种员工在企业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工作的状态和表现,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以及他们的绩效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形象、发展速度与竞争力。作为管理者激励的重点对象就是要针对这类员工。

    “唉,这类员工有的就像罩着玻璃屋顶的跳蚤,有的则像受过挫折的猴子或反应无力的狗,要让他们跳起来不容易呀!”猪八戒叹了一口气。

    唐僧看了一眼猪八戒,意味深长地说:“的确是有难度,但这正是对我们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个挑战啊。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要相信每一名员工都有进步和成长的渴求,他们都有无限的潜能,正等待管理者去发现、挖掘和激活。管理者不仅仅是企业这条大船上的舵手、船长和设计师,更肩负着充当员工导师和教练的职责。”紧接着,唐僧列举了管理者要抓的六件大事:

    第一,

    要帮助员工实现理想。管理者不能只满足于个人理想的实现,还应把帮助员工实现他们的理想作为目标,从而达成团队的成就。正如美国一位教练所言:“你愈帮助运动员实现理想,运动员就愈会把你当作理想的领导者来拥戴。”

    第二,

    要树立员工的自信心。美国网球教练添?高维曾经许诺在20分钟之内,可以让一个不会打网球的人学会网球。他解释说:“我并没有教她打网球的技术,我真正做到的是帮她克服了自己不能打网球的固有意识。”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法则是,不断向他的士兵重复:你们是精英!你们是精英!你们是精英!

    第三,

    要让员工明确目标。为了让员工同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迈进,管理者就必须不厌其烦地向员工讲解“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员工只有在真正理解和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并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

    第四,

    要率先垂范。管理者要学习教练亲自示范的做法,手把手的指导员工如何去做。如果你想让新入职的销售人员去做客户拜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实地访问来告诉员工如何掌握工作要领,直观的效果最容易让员工模仿,从而使员工吸取管理者的真经,避免走弯路,进步和成长会更快。

    第五, 要敢于让员工去尝试。企业经营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放手让员工去尝试、去反复实践你教给他的方法,并鼓励他们站在你的肩膀上创新。

    第六,

    要及时给予员工指导与反馈。管理者必须密切注意员工工作中的进展状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协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及时纠正他们的差错,真心诚意地帮助每一名员工成长。正如一句管理格言所说:“领导自己靠头脑,领导他人要靠心。”

    孙悟空激情满怀地说:“是啊,管理者如若没有良好的心态和开放的胸襟,是无法影响和激励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的。管理者不能有效地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冲出重围,占领制高点呢?如今竞争的重点日益从对器物的竞争,走向对人才、对人力资本的竞争。拥有一支素质过硬、高度团结、激昂奋进的高绩效团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也是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前提要素。”

    望着热烈讨论中的唐僧四人,观影老师暗中欣喜,过了一会儿,她说道:“我与大家分享一个猎狗和兔子的故事吧。这个故事说的是……”

    一、动机与结果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呀、追呀,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看到此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不服气地回答道:“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是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二、制度的缺憾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法子。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效,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己没的吃。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容易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无差别,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问猎狗:“为什么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

    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三、奉献者的隐忧

    猎人经过思考,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并给予相应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减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就越利害。

    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衰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