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射仪第七

    大射仪第七 (第2/3页)

膳。坐奠于荐南,降拜。小臣正辞。宾升成拜,公答拜。宾反位,公坐取宾所媵觯,兴。唯公所赐。受者如初受酬之礼,降,更爵,洗,升酌膳。下,再拜稽首。小臣正辞,升成拜。公答拜。乃就席,坐行之。有执爵者。唯受于公者拜。司正命执爵者爵辩,卒受者兴,以酬士。大夫卒受者以爵兴,西阶上酬士。士升,大夫奠爵拜,士答拜。大夫立卒爵,不拜,实之。士拜受,大夫拜送。士旅于西阶上,辩。士旅酌。

    若命曰:“复射。”则不献庶子。司射命射,唯欲。卿大夫皆降,再拜稽首。公答拜。壹发,中三侯皆获。

    主人洗,升自西阶,献庶子于阼阶上,如献士之礼。辩献。降洗,遂献左右正与内小臣,皆于阼阶上,如献庶子之礼。

    无算爵。士也,有执膳爵者,有执散爵者。执膳爵者酌以进公,公不拜,受。执散爵者酌以之公,命所赐。所赐者兴受爵,降席下(82),奠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受赐爵者,以爵就席坐,公卒爵,然后饮。执膳爵者受公爵,酌,反奠之。受赐者兴,授执散爵者。执散爵者,乃酬行之。唯受于公者拜。卒爵者,兴,以酬士于西阶上。士升。大夫不拜乃饮,实爵。士不拜,受爵。大夫就席。士旅酌亦如之。公有命彻幂,则宾及诸公卿大夫皆降,西阶下北面东上,再拜稽首。公命小臣正辞,公答拜。大夫皆辟。升,反位。士终旅于上,如初。无算乐。

    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司宫执烛于西阶上,甸人执大烛于庭。

    阍人为烛于门外。宾醉,北面坐,取其荐脯以降。奏《陔》。宾所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遂出。卿大夫皆出。公不送。公入,《骜》(83)。

    【注释】

    (1)自“君有命戒射”至“羹定”,都是讲射前准备之事。戒诸官、张射侯、设乐县、陈燕具,共四节。

    (2)宿:在射前三日的前一晚。

    (3)量人:掌管测量道巷途数的人。为司马之属。

    (4)量侯道:侯:指所射的布。量侯道即测量堂与射布之间的距离。

    (5)貍步:貍每举足都先看看远近,一步六尺。以貍步,即用六尺(貍步)来量。(6)大侯:熊侯。有大熊装饰的射布。

    (7)参:杂。指豹鹄麋饰的射布。

    (8)干:即犴(4n)。犴为■犴,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犴侯,有犴装饰的射布。

    (9)巾车:在天子、宗伯处掌管装衣车辆的官吏。

    (10)崇:高。

    (11)武:迹。

    (12)建鼓:建:树。大鼓穿径为方孔,用木贯而载之。柱上饰华盖,顶饰金鸾,足下有四足,饰以卧狮。也称礼鼓。

    (13)南鼓应鼙:南鼓:指所敲打的鼓面,鼙(p0):是小鼓,在东。应鼙:应朔鼙。

    (14)簜:竹。指笙箫之类。

    (15)鼗(t2o):形似鼓而小,有柄。两旁有耳,持柄摇动则两耳击物击鼓发声。纮(hóng):编磬绳。

    (16)膳尊:国君的尊。

    (17)锡:细布。絺:细葛布。

    (18)箭:篠。小竹,细竹。

    (19)鑮:古乐器。郑玄注:“鑮,如钟而大,奏乐以鼓,鑮为节。”

    (20)献:读suō,两壶献酒,即两个盛献酒的壶。

    (21)获者:即获胜者、射中者。

    (22)诸公:大国有孤卿一人,与君论道。不掌管具体事物。

    (23)羹定:烹肉熟了。射义说:诸侯行射,必先举行宴饮,宴饮用的牲畜为狗。

    (24)大射正:射人之长。另一说为:大射正对小射正而言为长,不是射人之长。

    (25)不崇酒:主人是臣,此处为回避国君,不崇酒。崇为充。

    (26)小臣正:正,长。小臣正,即小臣长。

    (27)兼卷重席:兼卷:是每卿异席。席:是薄筵缁布纯席。重席:大夫之席。古时坐席,以多寡分尊卑。席之层次,依位之高低。《礼·礼器》:“天子之席五层,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

    (28)仆人正:仆人之长。仆人师:辅佐仆人。仆人士:仆人之吏。上工:即上瞽。

    (29)坫:古代设于堂中两楹间的土台,低者供诸侯饮酒放置空杯,高者用来放置诸侯所馈赠的玉圭等物。

    (30)适次:次,由帐帏席搭成的更衣处。适,到。

    (31)袒:脱去衣露上身,即射时露出左臂。

    (32)决遂:决,犹闿(k1i)。用象骨做成,射者用钩弦之器,即扳指。遂:古代射箭时戴在左臂的臂衣,即射■,以苇为之。

    (33)为政:指司马。司马政官,主射礼。

    (34)御:侍。

    (35)东堂:指东墙的东边。

    (36)中:闾中,算器。

    (37)筹:算码。

    (38)丰:可以放置射器的器具。

    (39)楅:承矢的器具。两端龙首,中央蛇身,其背覆以苇射则置矢其上。  (40)工人士与梓人:都是司空的属隶,能正方圆的人。

    (41)午:一纵一横为午。指画物,即射箭站立的地方,有一横一竖垂直交叉的标志。(42)中:装计数筹码的器皿。

    (43)誓:告诫或约束的话。

    (44)由下物少退:谦让之意。

    (45)诱射:诱为教。与“天子循循然善诱人”之“诱”意同。

    (46)将:行。

    (47)司马师命负侯者:此节讲三耦射箭。司马师:司马正之佐,即辅佐司马正的人。负侯者:背倚箭靶的人。

    (48)箫:弓梢、弓头。

    (49)、(51)宫、商:宫、商是五声音阶上的两个音节。宫为君,商为臣,其声和相生。这里指答应的声音的高低。

    (50)趋:疾走。古时大夫面国君、年幼见年长者走路的礼节。

    (52)拾:更,交替。

    (53)揖:推、辞让。

    (54)毕:用来教助执事的东西。

    (55)乘(h5ng):四的代称。计数,四、四数箭。

    (56)左右抚:分上下射。

    (57)横弓:南踣弓。人东西向,以南北为横。

    (58)却手自弓下取:以左手在弓表,右手从里取之。

    (59)兼诸弣:即并矢于弣。弣(fǔ):弓背中部两侧贴附的骨片。

    (60)覆手自弓上取:以左手在弓里,右手从表取之。

    (61)先:前。

    (62)离:过。

    (63)扬触:指矢中他物,扬起触到射布。

    (64)梱复:指矢射到射布,没有射进而反回。

    (65)贯:中,穿过。

    (66)还右:由右物的南边适其右。

    (67)笥(s@):盛东西的长方形竹器。

    (68)极:放。

    (69)顺:放。隈:弓的弯曲处。

    (70)揉之:试弓力的强弱。

    (71)内拂:内向撢拂,恐尘灰落到国君身上。

    (72)稍属:发一箭,再递一箭,接续递箭。

    (73)留:不到。

    (74)方:旁。

    (75)矢人:拿射器的人。是以器名名官名。

    (76)纯:全。阴阳为耦,为全。

    (77)缩:从。对数筹码的人而言,东西为从。

    (78)下:近为下。下即近前的意思。

    (79)弟子:年少的人。

    (80)服不:司马的属官,唱靶的人。

    (81)散:爵名。能盛五升酒的酒器。

    (82)席下:席西。

    (83)《骜》:《骜夏》,用钟鼓演奏的乐曲。其诗今亡。

    【译文】

    大射的礼仪:国君发布命令:准备射箭。冢宰告诉百官将有射箭的事。射人告诉各公卿大夫准备射箭的事;司士告诉士人和辅佐的人准备射箭的事。

    射箭前三天,宰夫告诉宰和司马。射人在射箭前一天查看射箭工具、器皿洗涤和场地扫除情况,是否准备齐整,司马命令量人测量发射处至射布的距离和要设置的躲避箭矢的位置。用貍步来量:有熊饰的射布距离九十步;有豹、麋装饰的射布距离七十步;有犴装饰的射布距离五十步。在距离各射布的西边十步,北边十步的地方设躲避箭矢地方。接着命令量人、巾车张挂三张射布,有熊饰的射布的高度,在有豹、麋饰的射布的上缘可看到中心的鹄;有豹、麋饰的射布的高度,在犴饰的射布的上缘可以看到中心的鹄;有犴饰的射布离地一尺二寸,不到地面,不系左下边的绳。在射布西边十步、北边十步的位置上设置躲避箭矢的器具,凡是用来躲避箭矢的器具都用皮革制成。

    乐人在射箭的前一天在东阶的东边悬乐器。笙、磬朝西,它的南边是笙钟。笙钟的南边是鑮,都靠近南边陈设。建鼓在东阶的西边,敲击的鼓面朝南。应鼙在它的东边,敲击的鼓面朝南。在西阶的西边,颂磬朝东,它的南边是钟,钟的南边是鑮,都靠南陈设。一个建鼓在它们的南边,敲击的鼓面朝东,朔鼙在建鼓的北边。一个建鼓在西阶的东边,敲击鼓面朝南。笙箫类的乐器在两个建鼓之间。鼗鼓倚放在颂磬旁,系鼗的绳子朝西。

    第二天,司宫在东楹柱的西边放置两个方壶。国君盛酒的两个瓦■在南边,有丰,盖酒器的巾用细布或细葛布,把它们连缀在细竹上,盖上巾,放上勺,再把垂下的巾撩起盖在勺上。都有玄尊,酒在北边。给士已入官未受正禄的人在西鑮的南边朝北放置两个圆壶。又在有熊饰射布的躲避箭矢器具的东北放两壶献(suō)酒。在东阶的东南放置洗。罍水在东边,篚在洗的西边,靠南陈设。在篚的北边朝西放置盛饭食的篚。又在获者的酒尊的西北放置洗。水在洗的北边,篚在洗的南边,靠东陈设。小臣在东阶上为国君设席,席头朝西,司宫在室门的西边为主宾设席,席头朝南,有增加的席。卿的席在主宾席的东边,以东边为上位,小卿的席在主宾席的西边,以东边为上位。大夫的席位挨着小卿的席位也以东边为上位。如果有面朝东的席就以北边为上位。乐工的席位在西阶的东边以东边为上位。诸公的席位在东阶的西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百官的饭食由膳宰分送到席位上。狗肉已经烹熟。

    射人向国君报告准备完备。国君登堂在席位上就座,面朝西。小臣师引领诸公卿大夫进入。诸公卿大夫都进到门的右侧,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士在西边,面朝东,以北边为上位。太史在有犴饰的射布的东北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士已入官未受正禄的人在士的南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小臣师的属下在东堂下,面朝南以西边为上位。国君下堂站在东阶的东南,面朝南。小臣师告诉并拱手行礼请诸公卿大夫,诸公卿大夫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小臣师向大夫拱手行礼,大夫都稍进前。大射正为传命人(接引宾客的人)。传命人请国君指定主宾。国君说:“命某大夫为主宾。”传命人把国君的命令告诉主宾,主宾稍进前,行礼辞谢。传命人把主宾的话告诉国君,国君又一次命令主宾。主宾行两次稽首礼,接受命令。传命人把主宾的话告诉国君。主宾出门,站在门外面朝北。国君拱手行礼,卿大夫登堂就席。小臣在东阶下面朝北,请拿盖巾的人和进献饮食的人。接着以国君的命令命令掌盖巾的人,拿盖巾的人从西阶登堂,站在尊的南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膳宰请向诸公卿大夫进献饮食的人。传命人引导主宾进入,主宾到庭,国君走下一级台级向主宾拱手行礼,主宾避开国君的礼。国君登堂就席。

    奏《肆夏》乐曲,主宾从西阶登堂,主人跟随他。主宾站在右边,面朝北,主人登堂两次行拜礼,主宾回拜两次。主人下堂洗涮,在洗的南边,面朝西北面。主宾下堂在台阶的西边,面朝东。主人辞谢主宾下堂,主宾答谢。主人面朝北洗手,坐下拿觚洗涮,主宾稍进前,辞谢主人洗觚。主人坐下把觚放在篚中,站起来答谢,主宾返回台阶西边。主人洗完,主宾拱手行礼,然后登堂。主人登堂,主宾拜谢主人洗觚。主人在主宾右边放下觚回拜。主人下堂洗手,主宾下堂,主人辞谢主宾下堂,主宾回谢。洗手完毕,主宾拱手行礼登堂,主人登堂,坐下取觚,拿盖巾的人掀起盖巾,主人斟酒。拿盖巾的人盖上盖巾,斟酒的人把勺子放在盖巾上,拿盖巾的人把垂下的盖巾撩起盖在勺上,在席筵前献给主宾,主宾在西阶上拜谢。在席筵前接过酒爵,返回原位,主人在主宾的右侧为送上爵行拜礼。宰胥进献干肉、肉酱,主宾登上筵席,庶子摆上盛有牲体的俎。主宾坐下,左手拿觚,右手祭干肉、肉酱。把爵放在祭物的右边,站起来取肺,坐下行绝祭,尝肺,站起来,把肺放在俎上,坐下擦手,拿起酒爵,然后祭酒。站起来,在席的末端坐下尝酒,走下席位,坐下放下酒爵,行拜礼,告诉说“味道鲜美”。拿着酒爵站起,主人回拜。音乐终止。主宾在西阶上面朝北坐下,喝完爵中酒,站起来。坐下放下爵,行拜礼,拿着爵站起,主人回拜。

    主宾拿着空爵下堂,主人下堂。主宾在洗的南边面朝西北,坐下放下觚。稍进前辞谢主人下堂。主人在西阶的西边,面朝东,稍进前回答。主宾坐下拿觚放在篚的南边。洗手洗觚。主人辞谢洗觚。主宾坐下把觚放在篚中。站起来回答。洗觚完毕,到台阶前,拱手行礼登堂,主人登堂,拜谢洗觚如同主宾的礼仪相同。主宾下堂洗手,主人下堂,主宾辞谢下堂。洗手完毕,拱手行礼登堂。斟酒、拿巾和初始时相同。在西阶上向主人敬酒,主人面朝北拜谢接受爵。主宾在主人的左边为送上爵行拜礼。主人坐下祭酒,不尝酒,不为酒行拜礼,然后喝完爵中酒站起。

    坐下放下爵,行拜礼。拿着爵站起,主宾回拜。主人不添酒,拿着空爵下堂,放在篚中。主宾下堂,站在西阶的西边,面朝东。传命人以国君的命令、命令主宾登堂,主宾登堂,站立在西墙下,面朝东。

    主人洗手洗象觚,登堂斟酒。面朝东北献给国君。国君行拜礼接受象觚。然后奏《肆夏》乐曲。主人从西阶下堂,在东阶下面朝北为送上酒爵行拜礼。宰胥从东边房中进献干肉、肉酱,庶子由西阶登堂摆放盛有牲体的俎。国君祭与主宾的礼仪相同。庶子辅佐把肺献给国君,国君不为酒行拜礼,站着喝尽象觚中的酒,坐下放下象觚,行拜礼。拿着象觚站起,主人回拜,音乐终止。主人登堂接过象觚,下堂放在篚中。

    更换酒器,主人洗觚。登堂从方壶中斟酒,拿着此酒下堂,在东阶下接受国君回敬。面朝北坐下,放下爵,两次行拜礼,行稽首礼,国君回拜。主人坐下祭酒,然后喝完爵中酒,站起。坐下放下爵,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主人把爵放在篚中。

    主人洗手洗觚,登堂向主宾献觚,从方壶中斟酒,在西阶上坐下放下爵,行拜礼。主宾在西阶上面朝北回拜。主人坐下祭酒,然后喝酒。

    主宾辞谢主人代国君饮酒,不站着饮。主人喝完酒站起,坐下放下爵,行拜礼。拿着酒爵站起,主宾回拜。主人下堂洗觚,主宾下堂,主人辞谢主宾下堂,主宾辞谢主人洗觚。洗觚完毕,主宾拱手行礼登堂,不拜谢洗觚。主人斟酒,主宾在西阶上行拜礼,在筵席前接过酒爵,返回原位。主人为送上酒爵行拜礼。主宾登席就位,坐下祭酒。接着把酒爵放在祭物的东边。主人下堂回到原位。主宾走下席位,在筵席的西边,面朝东南站立。

    小臣由东阶下请国君命定献酒爵的人。国君命令从长者中挑选。小臣让下大夫二人献爵。献爵的人在东阶下,都面朝北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爵的人站在洗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位,依次进前洗手,洗角觯。由西阶登堂,依次进前从方壶中斟酒,在西楹柱的北边交错。

    下堂,到东阶下,都放下觯,行两次稽首礼。拿着觯站起,国君回拜。

    献爵的人都坐下祭酒,接着把觯中酒喝尽,站起。坐下放下觯,行两次稽首礼。拿着觯站起,国君回拜两次。献爵的人拿着觯在洗的南边等待。小臣请国君指定献觯的人。如果让二人都献觯就依次进献,把觯放在篚里,在东阶下都面朝北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爵的人洗象觯,登堂,斟酒,依次进前,坐下把象觯放在祭物的南边,以北边为上位。下堂,到东阶下,都为送上象觯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的人都退回到门右北面的位置。

    国君坐下拿过大夫所献的象觯,站起,向主宾敬酒。主宾下堂,在西阶下行两次稽首礼。小臣之长辞谢。主宾登堂行两次拜礼。国君坐下放下象觯,回拜。拿着象觯站起,主宾进前接过空象觯,下堂,把象觯放在篚中。换觯,站起来,洗觯。国君命令:不换,不洗。返回来登堂斟酒,再下堂行拜礼。小臣之长辞谢。主宾登堂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主宾告诉传命人,请求依次向群臣劝酒。传命人报告给国君,国君允许。主宾在西阶上依次向大夫劝酒。传命人让大夫长登堂接受劝酒。

    主宾在大夫的右边,坐下,放下觯,行拜礼。拿着觯站起。大夫回拜。

    主宾坐下祭酒,站着喝尽觯中酒,不行拜礼。如果是象觯,就下堂更换酒觯,洗觯。登堂,认方壶中斟酒。大夫拜谢接受。主宾为送上酒觯行拜礼,接着就席。大夫们都接受了敬酒,如同接受主宾敬酒的礼仪,不祭酒。最后接受敬酒的人拿着空觯下堂,把空觯放在篚里,返回原位。

    主人洗觚,登堂,从方壶中斟酒,在西阶上献给卿。司宫在主宾的左侧给每个卿都铺设重席,以东边为上位。卿登堂,行拜礼接受觚。主人为送上觚行拜礼。卿辞让重席,司宫撤去。然后进献干肉、肉酱。卿登席就位,庶子摆放盛有牲体的俎。卿坐下,左手拿酒爵,右手祭干肉、肉酱,把酒爵放在祭物的右边,站起来,取肺,坐下绝祭,不尝肺。站起来,把肺放在俎上。坐下来擦手,取爵,接着祭酒。拿着爵站起。走下席位,在西阶上面朝北坐下喝尽爵中酒,站起来,再坐下放下酒爵,行拜礼。拿着酒爵站起,主人回拜,接受酒爵。卿下堂回到朝西的位置。献酒给所有的卿。主人拿着空爵下堂,把它放在篚里。传命人让卿登堂,卿都登堂就席位。如果有诸公,就在卿前先献酒给他们,其礼仪与献卿的礼仪相同。其席位在东阶的西边,面朝北,以东边为上位,没有增加的席。

    小臣又一次请国君指定献爵的人,二大夫献爵同初始时一样。(小臣)请国君指定献爵的人,如果命令长者一人献觯,那么,献爵的人就把觯放在篚中。一人在洗的南边等待。献觯的长者在东阶下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献觯的长者洗象觯,登堂斟酒。坐下把象觯放在祭物的南边。下堂,和站在洗南的人,二人一起为送上象觯行两次稽首礼。国君回拜。

    国君又一次举起放在祭物南边的象觯,或主宾,或长者,任国君赐予,如果赐予主宾,主宾在西阶上依次向大夫敬酒,大夫中最后接受敬酒的人,拿着空觯下堂,把它放在篚中。

    主人洗觚,登堂,在西阶上献给大夫。大夫登堂,行拜礼接受觚。

    主人为送上觚行拜礼。大夫坐下祭酒,站着喝尽爵中酒。不拜谢。已经喝尽爵中酒,主人接过空爵,大夫下堂回到原位。胥宰在洗的北边,面朝西向主人进献干肉、肉酱,没有牲体。逐一向大夫献酒,接着进献干肉、肉酱。挨着主宾西边,以东边为上位,如果有面朝东者,就以北边为上位。献毕,传命人让大夫登堂,大夫都登堂就席。

    然后在西阶上稍东的地方为乐工设席。小臣引乐工进入。乐工六人,四人鼓瑟。仆人之长空手扶助大师,仆人师扶助少师,仆人士扶助上瞽。扶助上工的人都左手拿瑟、瑟头朝后,弦朝里,抠住瑟下小孔,右手扶助上工。扶助大师、少师的人空手扶着他们进入。小乐正跟随着他们,由西阶登堂。乐工六人面朝北以东为上位,坐下,扶助上工的人把瑟交给他们,然后下堂站在西悬的北边。小乐正站立在西阶的东边。然后乐工歌唱《鹿鸣》三遍。主人洗觚,登堂,斟酒献给乐工。乐工不站起,把瑟放在左边,一人行拜礼接过酒爵。主人在西阶上为送上爵行拜礼。

    进献干肉、肉酱,让人帮助乐工祭,喝完爵中酒,不拜谢。主人接过空爵。众乐工不拜谢接过酒爵,坐下祭酒,把爵中酒喝完。都有干肉、肉酱,不祭。主人接过爵,下堂,把爵放在篚中,回到原位。大师和少师上工都下堂站在鼓的北边,众乐工在后边陪立。然后吹奏《新宫》三遍。吹奏完毕,大师和少师上工都在东边土坫的东南方坐下,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

    传命人在东阶下请国君立司正,国君允许,传命人于是充当司正。

    司正到洗前,洗角觯,面朝南在中庭坐下,放下角觯。司正登堂,在东楹柱的东边接受国君的命令,在西阶上面朝北命令主宾诸公卿大夫。国君说:“以我的意愿使宾客安坐。”诸公卿大夫都回答说:“是,怎敢不安坐。”司正由西阶下堂,面朝南坐下取觯,登堂,从方壶中斟酒。

    下堂,面朝南坐下放下觯。站起来向右转身,面朝北恭敬地站立。坐下取觯,站起来,再坐下,不祭酒。喝完觯中酒,放下觯。站起来,行两次稽首礼。向左转身,面朝南坐下取觯,洗觯。面朝南把角觯放回原来位置,面朝北站立。

    司射到更衣的地方,露出左臂,套上扳指,穿上皮制臂衣,拿着弓,在弓把外夹持四枝箭,箭头在弓把中部位置,右手大拇指钩弦。司射在东阶前对国君说:“请司马行射礼。”接着报告说:“大夫和大夫为耦,不足由士侍于大夫,与大夫为耦。”于是到西阶前,面朝东,向右回头命令属吏拿射箭器具,射箭器具都拿进来。国君的弓矢放在东墙的东边,主宾的弓矢和中、筹码、丰都放在西堂的西边。众人的弓矢不拿,把众人的弓矢和承矢的器具集中在一起,放到更衣的地方,等待。工人士和梓人由北阶登堂,在两根楹柱中间测量尺寸,或红色或黑色,画出一横一竖垂直交叉的标志做为射箭站立的地方。射正亲临现场视看。画完,由北阶下堂。司宫打扫画物的地方,由北阶下堂。太史在将设置中的位置的西边,面朝东等待执掌自己的政事。司射面朝西告诉太史说:“国君射画有熊饰的射布;大夫射画有豹、麋饰的射布;士射画有犴饰的射布。射箭的人射的不是自己应射的射布,射中不算。地位卑微的人和尊贵的人结为一耦,二人同射一个射布。”太史答应了。接着比配三耦。

    三耦在更衣的地方的北边站立,面朝西以北边为上位。司射告诉上射说:“某人侍侯您射箭。”告诉下射说:“您和某人射箭。”说完,接着告诉三耦到更衣的地方取弓矢。

    司射进到更衣的地方,腰插三枝箭,两指夹持一枝箭从更衣的地方出来。面朝西拱手行礼。对着台阶面朝北拱手行礼,到台阶拱手行礼,登堂拱手行礼,对着物面朝北拱手行礼,到物前拱手行礼,从下物稍退后,引导射箭。向三张射布射箭,每人射四枝箭。开始向画有犴饰的射布射箭,再向画有豹、麋图饰的射布射箭,再向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