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士

    杀士 (第2/3页)

华自愿担任唐军先锋。孙华多年在关中活动,地理熟悉,又有群众基础,其部下也都勇敢善战,唐军得到他为先锋,进展更加快速。在进攻长安城时,孙华奋勇争先,冒着隋军从城头打下的擂石滚木和乱箭,飞越护城河,摇动旗帜,抢先登城,后不幸中箭牺牲,他的榜样,鼓舞了唐军将士。有一位军头,名叫雷永吉,左手拿着刀,右手握着一面盾牌,抢先登上城头,杀开一个缺口,唐军将士随即跟上,杀散城头隋军守兵,打开城门,迎入唐军大队,经过巷战,终于攻下了长安,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是孙华、雷永吉这样的“杀士”,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奋勇拼杀,才为唐军打开了胜利之路。如若不然,唐军一定会损失更重,即使能攻下长安,也必迁延时日。“杀士”的作用十分明显。三国时期也有一例。诸葛亮第五次出兵伐魏之时,鉴于前几次都是因军兵久战疲惫,粮草不能及时运到,而不得不退兵,致使徒劳往返的教训,采纳了杨仪的建议,把兵士分成两班,三个月轮换一次,以使兵士得到休整。这次出兵,蜀军连胜魏军几阵,魏军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了一些时日,蜀军换班的时间到了。这时正赶上魏军调动雍、凉二州的大军。前来攻击,并派了一支军队去袭击剑阁,企图断蜀军粮道。诸葛亮已洞察了魏军的意图,当即派姜维、马岱各带一万兵去守卫剑阁险要。留下的蜀军要换班,杨仪担心兵力不足,抵挡不住魏军的雍凉大军,建议暂不轮换。诸葛亮却说:“我用兵派将,以信为本;既然有令在先,怎么能失信呢?”诸葛亮下令,让该回去的蜀军,当天就回去。众军听了都感动极了,一致要求留下,杀敌报恩。最后,诸葛亮同意他们留下,让他们出城安营,以逸待劳,等待魏军。而西凉魏军连日急行军赶来,走得人困马乏,刚要扎营,就被这些养精蓄锐自愿留下的蜀军冲了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遗尸遍野。诸葛亮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