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角色

    王熙凤的角色 (第2/3页)

    有才无德不必多说,树敌太多,用心太过,最后“力绌失人心”(第一百一十回)是必然的。

    有聪明无智慧应归咎于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她一味逞强,其实多是小聪明,小苛刻。如玫瑰露茯苓霜事件中,她提出:“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只叫他们垫着瓷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也别给吃……”水平境界手段都低而又不计后果,有失大家风度,幸得平儿匡正才未成为事实。其实,她这种一人一事有问题便普遍折腾的做法,与抄检大观园的路子完全一致。当然,她能尊重平儿,以及尊重探春宝钗,也说明了她的慧眼识英雄,惺惺惜惺惺。

    换一个角度看,宝钗等比她文化高,处事厚道周全,却只是自顾自,她们可肯投入?可愿负责?连平儿的“鸽派”言行也是既有为凤姐“补台”的一面,又有另树自己的形象、背着凤姐买好、实际上更加丑化了凤姐的形象的一面。

    有宠无戴的问题是,王熙凤所以在贾府混到炙手可热红里透紫程度,除王家背景、亲上做亲的双层姻亲关系及她本人的才能因素外,主要靠宝塔顶尖人物贾母的宠信。《红楼梦》大量描写了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邀宠,特别是她的巧言令色,富有笑料“包袱”的阿谀奉承,常使贾母神清气朗,笑逐颜开,“猴儿,猴儿”地夸凤姐不住。要说这也是悲剧。对下,她是封建管理的全权代表,执行人与监督人;对贾母,她是个弄臣,佞臣,滑稽人,寻开心的“猴子”。

    她得到了贾母的宠信,却得不到“平级”“下级”与“靠边派”的拥戴。她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五十五回凤姐对平儿说:

    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探春)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

    这话很重要。第一,凤姐想放松一下,保护一下自己,但这又与从严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一致,也与上面的要求不一致。底下闹出尤二姐事,凤姐哪里“抽身退步”了?可见,放松的愿望与她自身的利益与争强好胜的个性不一致。所以,话虽明白,终是空谈,实行不了的。

    第二,她想找个帮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