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普照 ──我读《大话西游》

    佛光普照 ──我读《大话西游》 (第2/3页)

   然而,在电影语言以外我们更能感受到创作者对《西游记》精神的深刻体会以致圆满并精彩的发挥阐示。

    1986年拍摄中央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是一次对于《西游记》小说原作的简单图解,电视剧为了拍的好看自然用心于舞美及化妆,而忽视了西游记的精神实质。

    西游记成功塑造了叛逆反动的孙悟空形象,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抗**、呼唤自由的作品,我同意,但我以为又不完全对。我窃以为《西游记》是一部弘扬佛法、指引人精神的旷世力作。如果说这只是一部神怪相博的童话闹剧,那又与《封神演义》有何分别呢。

    《西游记》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是劝人向善普渡众生的大智慧。唐僧是个俗人,肉眼凡胎,而且颇具一般群众的思想,根本不象是什么高僧。《西游记》第14回:悟空打死6个山贼,唐僧于是不高兴了,口中念念有词:“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说理?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作官,也说不过去。”唐僧真是婆婆妈妈呀,有贼要加害于他,悟空保护了他,他还一百个不愿意,不通情理。唐僧还懂得官场的交易,实在不简单,还以为出家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唐僧真俗呀。

    这还不算,唐僧还要念咒,折磨一下行者,大圣哪里受得这般气,径自找龙王去喝茶,被龙王和菩萨好心劝回后,那唐僧却以为悟空骗他,哪里懂得十万八千里之说。唐僧脸皮也够厚的,马上转过话题:“象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象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呵呵,刚念完咒就要吃要喝,唐僧,你够狠。

    其实唐僧有唐僧的道理,宁肯叫自己死也绝不让那6个贼死。这不正是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吗?唐僧的价值观念显然和一般的凡夫俗子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