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押黄纸奎阁平章 颁白麻枫廷大拜

    第三十六回 押黄纸奎阁平章 颁白麻枫廷大拜 (第2/3页)

下家人仆妇,亦皆过来见了。贾政便叫贾兰在书房应酬各亲友来贺的。这日贺客弗断,贾琏也回来陪着,尚自迎送不及。

    再说谢中堂进内覆命,不多时,赵红本出来,传旨着贾茂召见。贾茂即整衣冠,跟着人内。见了圣上,阶前磕头谢恩。圣上宣他直到御前,说道:“昔日吕穆、王沂皆状元而登宰相,为有宋一代名臣。卿其勉之。”贾茂又磕头,奏道:“臣虽不才,蒙皇上如此高厚,敢不勉竭心力,以效涓埃。”圣上闻奏大喜,吩咐在内廷赐宴。贾茂随着各王大臣退出。宴毕,谢过恩,才回府来。

    途中亲友见贾茂轿过,皆避了道,让他行去。到了家,见贾政、王夫人正坐屋内,上前磕头行礼。贾政及王夫人同说道:“你喜呀!不用磕头。”贾茂行毕礼,站起来,王夫人将他拉着,看了又看,说道:“我那光耀门庭的儿呀!也不负你母亲这番苦志。”贾茂就跪下去,替宝钗磕头。宝钗喜极,忽然想起宝玉,眼圈红了一红,就忍住了,将他拉起。便要替李纨、平儿行礼,李纨连忙拉住;又要替史湘云姑姑磕头,也扶住了。林之孝禀说:“众家人及仆妇皆来道喜。”

    贾政替说:“免了。”便细问面圣的事。贾茂逐一说明。又说赐宴,所以回来晚了。

    家中重摆喜酒,贾茂给贾琏去磕头。又见了贾兰。就在王夫人房内,陪贾政、王夫人一齐吃饭。到宝钗屋里,同月娥替宝钗又磕了个头。宝钗着实欢喜,叫他仍到李纨及栊翠庵史湘云处让了让。天就晚了。

    次日五鼓,贾茂上朝,具折谢了恩,拜过各位中堂及王大人,又奉上谕,着他充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教习庶吉士。贾茂即日到了任,午后回来,贾政带着他同到宗祠磕了头。吃毕饭,先到薛宅,后到周侯爷家,替探春见过礼。才到梅侍郎这边来。梅调鼐已内升了光禄寺少卿,贾茂替梅侍郎、邹夫人行了礼,又替梅调鼐、宝琴皆拜见了。梅侍郎合宅无不大喜。此日转受了二礼,就留下贾茂吃过饭,才叫回去。

    一连数日,贾茂无不到亲友处亲谢。每早赴军机处办事,实不得片刻之闲。

    贾政择吉在宗祠摆下祭品,率领族人皆来行礼。

    王夫人亦带了女眷同随致祭。簪袍锵济,环佩谐鸣,金鼎浮烟,玉台叠影,荣宁二国公先人得有此等子孙,喜光宗榨,来享来格,冥漠中亦自欣然色喜。祭毕,送神。合府同食佑余。

    贾政这日跪拜,毫不吃力。九十余龄的人,如此康健,岂非天垢?贾茂恬退谦冲,毫无自矜之色。他原是悟后的人,随缘度世。视富贵若浮云,等荣华如朝露。惟史湘云知其底蕴,倒是月娥也还晓得一二。贾茂却浑然不显。随众祭奠方毕,忽军机处有事来请,当即坐轿入朝去办国事。

    贾政、王夫人同媳妇等刚回荣府,忽报探姑娘来家,又报薛宅的邢姑娘先到,替贾政王夫人要行礼,连忙扶住,说:“姑娘人家,一说就有了。”探姑娘道:“女孩来替老爷、太太道喜,头不叫磕,那个赏是要讨的。”王夫人道:“这些年的话,姑娘还记得么?”贾政道:“有赏。这易事,话是姑娘自家说的,赏或姑娘自备,或是说出来,我替备也使得。”王夫人同探春皆笑了。探春道:“我不管谁备,只另吃杯喜酒,就算赏了。”王夫人道:“这个容易。”

    正说笑着,邢岫烟、宝琴皆走到屋里,替老爷、太太贺喜。

    王夫人道:“这不敢当。请坐了喝茶罢。”探春、邢岫烟、宝琴,同向李纨、宝钗拜了拜,又让平儿。各还礼不迭。闻小姐同月娥也过来,请了安,探春又替月娥道喜。大家依次坐了喝茶。通到李纨那边看了看,要到平儿屋里去,平儿力拦住了。就皆到宝钗房来,说了好一会话。邢岫烟、宝琴要往月娥处去,探春道:“很好。想无背人的话,我也同去。可使得么?”宝琴道:“若得姐姐肯光顾,小女蓬荜生辉,何必如此怄我哩。”众人皆笑了。月娥就伺候着,一同到他屋里来。

    探春向宝琴道:“月姑娘真是有福。想当日‘子女皆好’这对子,果然不爽。”

    宝琴道:“我这女婿,自幼不凡。姐姐从他出胎包就断定了。今日枫廷大拜,喜光堂构,我独服姐这副眼力,何以预先就能料定?”探春道:“造物生材不易,那块通灵玉在前一番并无经济大用,这次重新出世,便是上天有意了。富贵功名,虽属浮荣,然济川舟楫,岁旱霖雨,也是致泽的真实作用。我非断我这侄儿官居台鼎,原从这块玉上,知他此番必有经国的大事业。

    赞其人,岂徒赞其位吗?“霓舞等捧上茶来,喝了茶,探春就到李纨那边去了。不多肘,王夫人着人请去吃饭。傍晚,邢岫烟、宝琴皆回去。探春在家住下。

    却说贾茂到了军机处,知是奉旨有事召见,遂于晚膳后宣人。缘安南与琉球构兵,遣使到广东制台处借粮。广督专折奉请廷示,各大臣意见不齐。特召贾茂到来,以决此事。贾茂奏道:“安南久列藩服,琉球亦岁修贡职。借则琉球致憾;不借则安南怀携,二者皆未尽善。以臣愚见,不若令广督派一通使,宣朝命,相机排解,使其解甲。再令督臣选水师数千压境,为之声援。庶二国怀德畏威,必不敢于逆命。则安南之粮可不借,而我天朝爱恤海邦之意亦可晓诸中外矣。臣料定二国非有深仇,不过小愤,将以国命,自必悦服。仰祈圣裁。”皇上听了大喜。遂降旨:即照此饬谕广督遵办。后二国果然遵命解甲,各自修本谢恩。圣上见贾茂办事得体,倍加礼重。此是后话。

    再说贾政自贾茂拜相后,设席管待贺喜送礼的亲友,有自家陪的,有贾琏、贾兰代陪的。忙了十数天,方才得闲。这日正值暑雨初晴,怡人爽气,荷盘擎露,蝉翼临风。与褚小松烹茗闲谈。午后,值钟离老者来访,贾政甚喜,便留小酌。

    又谈起琴来,贾政向褚小松道:“那日先生说那琴的故实,‘亦推一时俊杰’,下边便怎么样?”褚小松道:“老先生真好记性!待晚生说来。”便说道:“亦推一时俊杰。风气不同,所以韵调各异。若原其至山水,清音沨沨入耳,会心人每弦外遇之,则元声自在人间。

    又不限于吴蜀风气论矣。“

    贾政听了,大赞道:“名论拔俗。”因向钟离老者又问道:“琴之创制典实,皆得领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