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共奏战争中人性与信仰的交响乐(1)

    书评:共奏战争中人性与信仰的交响乐(1) (第2/2页)

地区一块极不规整、处于崇山峻岭之中的一块庞大水域,此处虽险峻苦寒,但风景亦应壮美辽阔,但《长津湖》却以美式大片的笔触反映了作为战场的长津湖之残酷。世界战争史公认,长津湖战役是美**队在战史上最远的一次败退,更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场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但历史告诉我们,越是残酷的战争越能激发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王筠笔下的长津湖战役也不例外。

    作为当代文学中一个长盛不衰的战争主题,我们看到,从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到王筠笔下的长津湖,“抗美援朝”这一题材在不同的作品中一直在发生着时代的嬗变。尽管这些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告诉了我们:这场战争永远是中美双方军力的较量,但《长津湖》所着力笔墨之处不再是“一切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革命暴力美学,而是力图还原并回归于人性的历史现场——在极度残酷的寒冷的恶劣条件下,作为军人的中国志愿军甚至美军士兵如何克服困难、获得涅槃似的新生体验?

    因此,《长津湖》的核心意义在于,它以文学文本为载体,试图以文化的冲突为视角来诠释和平的价值与人性的升华。它坦诚地告诉所有的读者:长津湖战役之于中美两**人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气候苦寒、语言不通、思乡之情与物资短缺等致命问题均使中美两**人同时“遭罪”。没有拘泥于“扬我贬敌”的二元斗争思维的叙述,体现出了作者厚重的人文情怀。无疑,这是当代文学史中关于“抗美援朝”叙事的重要超越。

    如果觉得《长津湖:掀开朝鲜战场一段尘封往事》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