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2)

    概论(2) (第2/2页)

以及有利于大型国有企业的持续市场扭曲,是双轨制改革的后遗症的表现。在可贸易产业快速扩张的情况下,富余劳动力的存在抑制了工资上涨,从而推高企业利润和储蓄。企业储蓄的高企还源自大型企业获得的隐性补贴(如金融体系对大企业倾斜)、自然资源部门的低税收以及对某些产业部门的垄断缺乏监管等。

    走向复苏的共赢之路

    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是欧元区国家能否推出足够的稳定计划救助陷入债务危机的南欧国家,以及这些国家能否推动结构性改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如果不能开展结构性改革,稳定措施只能起到暂缓作用,问题仍将不可避免地再度爆发,而且更加严峻。

    结构性改革的挑战

    不过,改革面临挑战:结构性改革是紧缩性质的,至少在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恶化已经遭受危机冲击的就业、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形势,带来灾难性的社会和政治后果。这就意味着,结构性改革在许多国家不具备政治上的可行性。即使结构性改革得以实施,也不见得会缩小财政赤字。因为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人口会增多,财政收入会减少,而政府的社会性支出相应会增加。市场对于公共债务的增加会有消极反应,尤其是对那些推行改革的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或者没有独立货币政策(如欧元区国家)、不能将公共债务货币化的国家。

    如果觉得《从西潮到东风:一部足以引爆中国发展大讨论的书》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