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3)

    概论(3) (第2/2页)

缩不应该成为优先的政策选项。相反,各国应该通过投资创造对建筑业和资本货物的需求并重建消费者信心,以实现可持续的就业创造和经济增长。

    为避免像日本在1991年后的“失去的二十年”那样出现公共债务的迅速膨胀,反周期的财政支出措施应该采取“超越凯恩斯主义”的实施办法,就像我在全球危机爆发之初所提出的建议。这样的财政政策应该具有主动性和反周期的特点,重点放在能促进当前就业和提高未来生产率的项目上,尤其是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和教育等项目。货币政策应该适应财政的要求。由此带来的未来经济增长加速和政府收入增加可以用来偿付今天发生的成本,所以这些政策不会给未来的人们增加税收负担。

    在高收入国家,能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国内投资机会非常有限,似乎也不足以将它们拉出经济危机。但在发展中国家,能促进生产率提高的基础设施投资则大有空间。在今天这个相互紧密联结的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会给高收入国家带来出口需求,产生类似于货币贬值的效应。然而除了少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受到财政状况孱弱或外汇储备稀缺的限制,需要外来投资的帮助。因此,“超越凯恩斯主义”的第二个启示是:发达国家应该创造条件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从而实现双赢。

    如果觉得《从西潮到东风:一部足以引爆中国发展大讨论的书》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