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5)

    概论(5) (第2/2页)

在教育、医疗、减贫以及其他人类发展指标上实现了巨大进步,没有一个采用随机控制实验的办法来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项目。

    更好的道路:符合比较优势的工业化策略

    历史的教训何在?我们需要对经济发展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西方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收入差距的快速拉大是它们的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结果,反映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和技术的加速结构性变化。少数非石油或钻石出产国也经历了类似的结构性变化,缩小了与美国的收入差距。现代经济发展是持续的结构变化过程,包括技术、产业和制度等。

    有关发展的理论思考过去一直关注发达国家具备哪些条件而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如资本密集型产业),或者关注发达国家在哪些领域做得较好而发展中国家没能做好(如“华盛顿共识”涉及的政策和治理),或者关注那些对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变化没有直接作用但高收入国家非常看重的人道意义的领域(如健康和教育等)。发展理论和发展项目从过去的分析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转向促成这些政策、治理和人道主义项目的实现,显得矫枉过正。发展经济学还是应该立足于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细致地观察经济发展过程的结构性变化,这些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我的建议是向“发展经济学3.0版本”前进,重点关注发展中国家现在拥有什么(也就是它们的要素禀赋)以及在这些要素禀赋上能做好什么(也就是比较优势)所能做好的产业,从而让它们可以启动快速结构性变化的进程。

    如果觉得《从西潮到东风:一部足以引爆中国发展大讨论的书》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