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明心见性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明心见性 (第2/3页)

没来过少林寺,不懂钟声的含义,但也猜出此刻接连不断的钟声,应该是集合寺中僧人的信号。

    三人刚走到大雄宝殿前,就见自大殿东侧绕出一行僧人,当先一人身披朱色大块格子袈裟,自是少林寺方丈空明禅师了。杜若见到空明禅师,不禁一呆,心道:“这位又瘦又矮,满脸皱纹,看起来七十多岁的老和尚,就是空明禅师?”她大感诧异,实在想不到有武林中泰山北斗之称的少林寺方丈竟是如此其貌不扬。空明禅师身后分左右两列紧跟着八名身披黄色袈裟的老僧,当是各个堂院的首座,再往后是数百名身穿黄色僧衣的和尚。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莫涟如三人走来。

    莫涟如听声辨位,也拉着杜若迎面向前,走到一行人三尺外时止步,躬身说道:“弟子莫涟如,拜见少林寺方丈禅师及众位高僧大德!”

    方丈空明禅师忙合十答礼,说:“莫居士不必多礼!”其他僧众也都还礼。

    莫涟如说:“弟子将玄济大师骨灰及遗物带回,奉交方丈禅师。”

    空明及众僧闻言,均脸现悲悯之色,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空明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伸出双手,从莫涟如手上捧过骨灰罐。他身后一人,是达摩院首座空心禅师,也上前走到杜若面前。杜若见空心禅师七十岁左右年纪,身材中等,须眉皆白,面相慈祥和蔼,十分亲切。她双手捧着的包袱递给空心禅师。这个包袱里的物件,就是玄济的遗物,其中有一套僧衣,一双布鞋,一张度牒,一串念珠,一本手抄《楞严经》。

    空明道:“莫居士送来玄济师叔骨灰遗物,敝寺僧众感激不尽!请到知客堂奉茶!”朗声道:“慧缘,招待贵客!”

    身后一名身穿黄色僧袍的三十余岁的和尚走上前来,合十说道:“是。”对莫涟如和杜若施礼道:“莫居士,女施主,这边请!”

    杜莫二人又向空明行了一礼,然后跟随慧缘去了知客堂。

    空明对舍利院执事道:“慧果,你去塔林督促众人,务必要在今日午时前将佛塔造好,万不可耽误了玄济师叔的安葬事宜。”

    慧果上前道:“谨领方丈法旨。”匆匆而去。

    空明又吩咐几名僧人诸般事宜,布置妥当后,领着一行僧众进了大雄宝殿,将玄济的骨灰安放在横三世佛佛像前,然后和众僧坐地诵经,为玄济送行。

    慧缘领着莫涟如和杜若进入知客堂,将二人请进大堂就坐,奉上茶水点心。慧缘和莫涟如客套几句,然后说:“不知玄济师叔祖何时圆寂的,还请莫居士详细见告。”少林寺向来不收女俗家弟子,因此玄济收莫涟如为徒,只是以个人身份而为,不代表少林寺的名义,少林寺僧人和莫涟如之间,也没有门派辈分等关系。莫涟如平时也随玄济学习佛法,也算佛门中人,是以少林众僧都称她“居士”。

    莫涟如于是将自己在杭州怎么和师父相遇,师父怎样救治灾民,如何病重不治,哪天圆寂等事详详细细地述说一遍。

    慧缘凝神倾听,随着莫涟如的讲述忽喜忽悲,如痴如醉,忽而敬重仰慕,忽而扼腕叹息,时而又说一句:“我佛慈悲。”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这位当世高僧大德济世救民的善行和无限慈悲的菩萨心肠。

    过了一个时辰,慧缘听莫涟如说完,忍不住叹息道:“玄济师叔祖坐化归西,实是我佛门巨大的损失,唉,可叹,可叹!”又说:“他年事已高,功德圆满,往生极乐,却又可喜可贺。我们后辈,也该为他老人家感到高兴。”出家人对生死的看法和普通人不同,认为生和死都是人生大苦,人色身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悲伤,徒增烦恼。

    莫涟如附和几句,又回答了慧缘的几个问题。杜若则一直默默静听,喝茶吃点心,好不自在!

    午牌时分,知客僧虚真来到大堂里,传达方丈旨意,请师父慧缘、莫涟如和杜若出席玄济大师的安葬仪式。四人前往少林寺西的塔林。穿过一座座门庭,途经一座座殿宇,左转右绕,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座座高高低低的佛塔矗立眼前,十分宏伟壮观,当真如树林一般。自唐代.开始,少林寺便有了高僧圆寂后造塔安葬的习俗,到如今,已有数十位高僧埋骨于此。

    玄济大师的佛塔,是在两个月前开始建造的,塔基呈正六边形,以砖石材质建造,共七层,高约三丈,在所有的佛塔里,算是很宏伟的了。刻着玄济大师生平简介小石碑,镶嵌在塔正面第一层上。

    空明方丈见莫涟如等人前来,和他们互相施礼完毕,就亲自将玄济的骨灰放入塔底的地宫里,又念了念往生咒,然后吩咐将地宫封死。几个做土木杂役的僧人当即动起手来,很快就将处理妥当。

    空明方丈和众僧又开始诵经,莫涟如和杜若也拜祭一番。小半个时辰后,空明说了几句佛偈,就结束了仪式,吩咐知客僧招待莫涟如和杜若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