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明心见性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明心见性 (第3/3页)

五观堂用斋,其余僧众也一并前去,他则带领八位首座,去证道院议事。

    进入证道院大堂,九人依次坐定。空明开言说:“玄济师叔圆寂,武林形势变幻莫测,朝廷态度难以揣度,我少林寺将面临极大难关,众位师弟对此有何高见,不妨都说上一说。”

    一个又高又壮的六十多岁的老僧最为性急,当即说道:“数百年来,我少林寺统领江湖,被誉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不管天下如何动荡,朝廷如何变更,江湖如何飘摇,我寺皆稳固如山,不可撼动。如今玄济师叔虽然圆寂,这是我寺极大的损失,我们也深感悲痛,可是少林寺的根基依然不会动摇。”他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高鼻阔口,说话声音洪亮豪迈,是典型的北国大汉。此人是戒律院首座空性禅师。他早年是北汉的将军,北汉灭亡后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四十多岁时,感念此生杀人太多,心实难安,于是放下屠刀,来少林寺落发出家。如今他虽已学佛二十余年,可依然心直口快,率性而为,豪情不减当年。

    达摩院首座空心禅师微笑道:“师弟所言虽然不错,可常言道:‘未雨绸缪。’当此风云变幻的关口,我们更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空明听了,微微点头,问道:“空见师弟,你怎么说?”

    罗汉堂首座空见禅师是一位又高又瘦,面相清癯的六十岁左右的老僧,他听方丈垂询,忙恭谦说道:“小弟以为空心师兄和空性师弟所说都很在理。我寺中高手如云,俗家弟子更是遍布天下,许多都在朝中或军队上担任要职,因此当年圣上发布灭佛令,我寺也未受波及。然而当年希夷先生逝世后,盛极一时的华山派便遭覆灭,这前车之鉴也不可不察。现今玄济师叔圆寂,维系圣上和我寺之间的枢纽已断,圣上如何决断,关乎我寺生死存亡,委实令人心忧。”

    明心见性四大高僧,在少林寺位份尊崇,除了面壁参禅、闭关不出、不问世事的三位玄字辈长老外,可说是寺中武功最高的四人,在江湖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空性道:“师兄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吧?”他虽然年纪比空见大,可入寺拜师较晚,因此称呼空见师兄。

    般若堂首座空色禅师接口说:“空见师兄所言甚是,怎么会是杞人忧天呢?当年圣上血洗武林,唯独我少林免遭劫难,现今我派一家独大,势力已然渗透到军政要位,圣上焉能放心得下?万一圣上龙颜不悦,要对付我派,以朝廷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势头,我们如何抵挡?”

    空性道:“师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今朝廷大军正在西域征战不休,镇守四方的军队也因维持各地安稳而焦头烂额。当前局势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是天下大乱之祸,圣上岂会不知其中利害干系?依我看来,圣上只会采取怀柔策略,是不敢在这有倾覆之患的脆弱格局上浇一锅热油的。”

    空明点头道:“师弟不愧是当过将军的人,在军政上果有独特见解。”其余老僧也都点头称是。

    菩提院首座空相禅师道:“依空性师兄所说,我派目前没有外患,只要处理好内忧,那便能相安无事了。”

    空心点头说:“常言道:‘树大招风。’我派在江湖上声誉太盛,自然会招致一些人的嫉妒怀恨。当此风口浪尖之际,我们更该约束己身,谦抑低调,与人为善,以免旁生枝节,落人口实。”

    空明道:“师弟之言正合我意。我们出家之人,当以学佛参禅为第一要务。自今而后,凡是本寺弟子,都应勤修佛法,深悟禅道,除早课晚课之外,午斋后再加一课,所有人不得无故缺席。至于武功,就先不要练了,等时局清明后再论。”又嘱咐众位首座:“众位师弟,你们以后要严格约束门下弟子,不经许可,不得出寺。目前在外办事的弟子,也都召回来吧。”

    众僧齐声道:“谨遵方丈法旨。”依次起身离去,回到各自职位上,执行方丈的命令。空明随后而出,回到方丈之中。

    莫涟如和杜若吃了斋饭,在知客僧的引领下,来到方丈外,向空明辞行。

    空明请两人进屋坐地,小沙弥立刻为两人奉上茶。

    莫涟如说:“佛门清净之地,弟子不敢久留,特来向方丈禅师辞行。”

    空明微笑道:“莫居士严重了。吃杯茶再走不迟。”他对玄济师叔的这个小弟子甚是喜爱,知道她医术上已得玄济师叔真传,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孜孜不倦,大有仁爱慈悲之心,深得江湖人士爱戴,声名极好,也间接给少林寺带来不少荣光。空明见杜若坐得端端正正,神色严肃庄重,微笑道:“女施主贵姓?请喝杯茶,不必拘礼。”

    杜若答道:“小女子名叫杜若,见过方丈大师。”

    空明当下热络地和两人闲谈一阵儿。两人喝完一杯茶,就向空明辞行,空明起身相送,一直把两人送出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