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3)

    绪论(3) (第2/2页)

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学家认为,只用一种单一的动物精神(比如工人讨厌降低货币工资,而雇主又不愿意给那么多)就能解释对充分就业的偏离。随后,这种思想演变成稍微复杂的、关于工资为何变化缓慢的解释。根据这一说法,由需求变动引起的就业波动是因为工资和价格并不是同时设定的。在宏观经济学中,这个概念就是所谓的“交错合同”。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充斥着各种对亚当·斯密的简单假想实验的偏离,而在这些假想实验中,受纯粹经济动机驱动的理性的人总是心照不宣地相互达成合同。

    正是在这一点上,本书与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有着理念上的差异。本书将呈现一种与众不同的描述经济的方式。教科书式的经济学试图尽可能地最小化对纯经济动机和理性的偏离,这样做有充分的理由,而且本书的两位作者大半生都在用这种传统方式描述经济。人们已经充分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把经济波动解释成对亚当·斯密所描述的理想体系的微小偏离容易让人理解,因为这样的解释符合已经被充分理解的理论框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亚当·斯密体系的微小偏离能够描述经济的真实运行情况。

    ↖米↖花↖在↖线↖书↖库↖ h<a></a>t</b>t</EM>p</EM>:<a></a>//bo<em></em>o<font></font>k.mih<span></span>u<SUB></SUB>a.<i></i>n<i></i>et</EM>

    如果觉得《动物精神:看透全球经济的新思维!》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