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许度文

    第十一章 许度文 (第2/3页)

离开居住地,家里的钱财也都花光了,可仍旧没有救活许母。

    许母过世后,许度文守孝三年,孝期满了之后,他便动身来荥阳,路上靠给人抄抄写写,赚得路费,这才回到了荥阳。

    可谁知到了荥阳,本以为能找到昔日的朱叔父,可却不想朱叔父已然去世很久了,而朱婶婶也就是杜氏,却不承认有这门亲事,不但想要悔婚,而且也不让许度文见女儿朱氏。

    许度文千辛万苦的回到荥阳,却遭遇了悔婚,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要论吵架,他万万不是杜氏的对手,而讲道理,关键是杜氏不和他讲道理啊,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来到县衙,递状子告状了。

    郑刚令看完了状子,他可没有把状纸上面的朱氏,想到是衙门里的丫环阿朱,他现在是绝对要秉公办理的,他道:“二十年前,你们两家长辈定亲之时,可有婚书,你家可给过聘礼?”

    许度文忙从怀里取出了婚书,这个是肯定要用的,由差役呈给郑刚令后,他说道:“定亲之时学生家里尚还富裕,所以给了朱家一块玉佩,而且朱家还的是一块银锁,这银锁学生二十年来一直佩戴在身上,就是生活再艰辛,学生也从没有想过把它卖掉。”

    他解开衣服领子,里面果然有一块小银锁,是那种给小孩子佩戴的,长命百岁的那种小银锁,看来许度文非常重视这个信物,就算是到了堂上,也没有摘下来呈到郑刚令面前。

    郑刚令也没有要看银锁的意思,他只需知道定亲是符合礼仪的,该少的东西一样不少,那就可以了。

    “许度文起来吧,你暂且到一旁等候。”郑刚令从签筒中取出一根火签,扔到地上,道:“衙役听了,速去传那杜氏上堂。”

    自有捕快上前拿了火签,转头看向许度文,许度文连忙说了地址,捕快们出门而去,郑刚令并不等在堂上,起身回了二堂休息去了,状子便就放在桌上。

    郑刚令一走,李日知便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他先是扒着桌子,去看上面的状子,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自小读书,状子上面没有生僻字,所以他读起来还是挺顺利的。

    许度文坐在堂下一只胡凳上面,他这几天的精神很不好,本来就是长途跋涉来到荥阳,不但没有得到休息,反而要来打官司,正是心力俱疲之时。

    忽然间,许度文看到一个小孩突然出现,还趴在桌子上看状子,他还以为是自己太累的关系,所以眼花了,他连忙站起,对堂里的差役说道:“那个……堂上那个……”

    差役看了看他,笑道:“那是我家县尊的外甥,聪明的很,很会破案子的啊,日后必有出息。”对于县令的亲戚,当然要往好了夸奖。

    许度文啊了声,原来不是自己眼花了啊,是真的有个小孩跑到县令的桌子上去了,他在心里唉了口气,这堂堂县衙大堂,怎么连小孩子都跑进来了?!

    许度文只好坐回原处,现在只能等捕快们把杜氏带到,案子才可以再次往下问了,他除了等待,也没有其它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