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四十~四十八章

    正文 第八百四十~四十八章 (第2/3页)

能来就是一种态度。可是此时已经到了吃饭时间,他心里清楚,如果现在走了,在场的官员肯定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开。他有意要给李永国家人撑起场面,道:“你给李世秋说,随便准备点家常便饭,我们吃完饭再离开。”

    李世秋原本是试探性地请周昌全吃饭,没有想到他居然真肯留在这里吃饭,转身去安排餐厅之时,他暗道:“难怪爸爸总是说周昌全厚道,以前总是认为是吹牛,没有想到果然如此。”

    在餐厅里摆了四桌,标准每桌三百块钱,在益杨县,这种不大的酒店,三百块的菜钱已经很丰盛了。等到周昌全等人坐下,李世秋提了两箱沪州老窖特曲过来,正要开箱周昌全制止道“二娃,酒就不喝了,下午事忙,吃了饭我们就离开

    李世秋就用眼光寻着侯卫东,见侯卫东点了点头,他才将箱子放下。

    在周昌全这一桌,省zheng府副秘书长侯卫东、沙州市级领导杨森林、步海云等人陪坐,其他人等都依据官职大小围坐在一起,官职大的那一桌就离周昌全的桌子近一些,官职越小距离周昌全的位置越远。李世秋只是镇党委书记,若是在平时完全排不上号,今天作为李永国的儿子,他就坐在了周昌全身旁。

    按照岭西的世俗,吃这种饭,主人家不添饭、不劝酒,大家随意吃,而且,出殡后,丧家还要安排一顿饭,亲朋好友能来就来,不能来则主人并不补上。

    无酒不成席,这顿饭吃得很快,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战斗。

    侯卫东知道周昌全有睡午觉的习惯,道:“周界长,找个地方休息,睡了午觉再走

    周昌全看了满屋的各级官员,道“今天我们来给李老上香,心意到了。留到这里就给主人添麻烦,更给各级zheng府添麻烦,与老太太道个别,然后回去吧。”

    侯卫东答应洪昂要把周昌全留在沙州吃一顿晚饭,此时周昌全要走,他道:“周省长,上一次我们进行调研,刚刚开始,就因为省里的活动打乱了,这一次既然走出来,我们再到沙州城里走一走着一看也将未完成的调研搞完

    周昌全扭头问秘书楚休宏,道:“今天下午省里有什么重夫安排?”

    楚休宏将周昌全的行程记得很清楚,没有翻看笔记本,随口道:“省里今天没有重要活动,原先您准备约见几位同志,因为要到益杨来。在上午已经取消。”

    周昌全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听秘书长的安排,就在沙州南部新区去看一看。

    侯卫东看了看满屋的人,道:“今天到沙州视察,作陪的同志不要太多,我建议让沙州市委准备一辆考斯特,等在高速路口,几个市领导陪着周省长坐考斯特,看一看沙州的情况

    杨森林听了侯卫东的安排,马上给沙州市zheng府秘书长打了一个电话,吩咐道:“马上准备一辆号考斯特,在高速路口等着,陪同省长视察沙州城区

    沙州市zheng府秘书长已经知道周昌全到了益杨,他接到电话,马上将考斯特派到高速路口,同时。给沙州市政委一把了电话,道:“周省长要视察沙州,杨市长陪同,你马上去巡查街道,不能有暴露垃圾小摊小贩弄到背街小巷去,别在大街上晃来晃去。”

    市政委主任当然不敢马虎,立刻给环卫部门的头头打了电话,几分钟以后,洒水车应声而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响在大街巷。有眼尖的市民见到了这个场面,道:“肯定是哪个龟儿子当官的要来,平时不洒水,专门做给当官的看,拍当官的马屁。”

    一个小时以后,一串高级小车从高速路口下来,周昌全对杨森林道:“杨市长,你让同志们回去工作,几位市领导陪同就行了

    周昌全、侯卫东、杨森林、步海云、洪昂等人上了考斯特,小车们便各自离去。

    坐在考斯特上,周昌全环顾左右,笑道:“今天坐上这辆考斯特,我感觉又是沙州市委书记了。”车上的跟随人员,全部是周昌全的下属,此时大家聚在一个车上,让周昌全似乎有穿越时空之感,似乎又回到了当年在沙州任市委书记的光辉岁月。

    与他同坐在一排的是沙州市长杨森林,在车行过程中,杨森林不停地向周昌全作着介绍。周昌全是多年老市委书记,对沙州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他还是很有耐心地听着杨森林的讲解。

    考斯特很快进入了南部新区。经过几年建设,沙州市委、市zheng府、人大、政协的办公楼全部聚在这边,法院、检察院刚……口阳…8。0…渔书凹不样的体验!、止汗、税务、建委、规发”人民银行、劳动局等部门的办卑了过来,有了机关,各部门各种形式的集资建房也纷纷立了起来,再加上一些商业楼盘,整个南部新区的人气已经渐渐起来,扔掉了“阳光月亮诸葛城”的帽子,所谓阳光月亮城,即是“白天晒太阳,晚上伴月亮,就是没人住”的城市。

    政协主席步海云与侯卫东并排坐在周昌全和杨森林身后。步海云曾经当过沙州建委主任,后来当了沙洲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他是周昌全一手提拔起来的,与周昌全关系良好。朱民生当市委书记以后,步海云调到政协当主席,由副厅升到了正厅。

    侯卫东一边与步海云闲聊着,一边看着新近拨地而起的大楼,看着大楼,他突然想起了以前的一件往事,注意看着广电大楼,可是考斯特转了一大圈,仍在没有看见广电大楼,他悄悄问了问身边的步海云,道:“步主席。沿途看见很多部门,就是没有看到广电大楼,广电大楼榴讨来没有。”

    步海云摇了摇头:“广电大楼一直没有搬过来。”

    当年,在四大班子办公楼要搬迁之时,很多部门也打报告要搬迁,是否搬迁广电大楼,周昌全正在犹豫之中。恰好电视台在一期新闻节目之时,周昌全和市长刘兵同时到了同一个工地,在处理两位领导人镜头之时,广电局没有处理得太好,结果广电大楼的搬迁被延迟。侯卫东是知道当时的情况,他问道:“难道广电大楼就不搬了吗?”

    “这几年广电增添了不少设备,而且其所在地是东城区,东城区是人群聚居区,广电局设在东城反而有利于有线业务的开展,讨论了几次。还是没有同意广电搬迁。”步海云又低声对侯卫东道:“祝贺你!侯市长,你可是我们沙州出来的耀眼的政治明星。”

    侯卫东摆了摆手,道“老领导,别说政治明星,凡是政治明星都是流星,昙花一现,我当一个踏踏实实的老实人就行了。”

    “当个。老实人也不简单,没有高智商,怎么能在官场中当老实人。”

    两人说笑了一阵,周昌全又下车去看一处新开的工地,仍然是由市长杨森林陪同在身边,一边毒一边介绍情况。

    步海云和侯卫东稍稍靠后。步海云道:“我最近到了茂云去了一趟。茂云城中间有一大片低档住房,据说是由以前的棚户区改造的,在黄金地段有这么大一片住房,实在是太对不起黄金地段这四个字。”

    侯卫东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到步海云此言,马上就联想到了步高,心道:“步海云把情况了解得这么准,估计是步高到茂云去看过,对那一片土地有兴趣。”他不动声色地道:“当年那一片是棚户区有些类似于沙州绢仿厂旁边的家属区,甚至比那边的家属区还要破烂,里面乱搭乱建,混乱不堪,污水横流,敌蝇甚多。以前泽明任地委书记的时候,下定决心将这一片棚户区彻底改造,造福了当地人民。”步海云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道:“哲明的做法当年就很有争议,从短期来看,赢得了称赞,而从长远发展来看,降低了整个城市的品味,伤害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对市zheng府经营城市极为不利。有了这一片厂区,周边地价每亩要减少十万以上,这可是茂云zheng府的一大损失。”他又道“老弟,你到了茂云,三板斧的第一板斧就要砍下这个低档小区。这个低档小区完全可以搬迁至新区,在新区修两栋高楼就可以把这些延绵的小区的居民全部解决掉,而且每个居民住房面积可以提高,绿化可以增加,空出来的地才是真正的黄金宝地。”

    步海云的建议其实侯卫东在心里也有些考虑,也有顾忌。

    一方面,这一片住宿区修好也不过几年,如果要搬迁,肯定会遇到相当夫的阻力。

    另一方面,这一片档次不高的住宿区恰恰在南浦区的中心,也就在茂云的繁华地段,如果这一片地腾出来以后,可以修一个休闲广场,建一个大型弃场,周边还可以修建几栋标志性的建筑。这样一来,茂云城市无中心的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

    他暗道:“要动这片地,涉及到前任市委的决定以及众多的住户,问题很复杂,祝焱在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也应该听到类似的建议,他并没有急于操作,肯定考虑到稳定因素。”

    步海云见侯卫东在沉吟不决,干脆把话挑明,低声道:“步高的公司在全省都是名气的,如今步步高公司和远景房地产公司两个公司都是国家一级房地产公司,如果茂云区需要一级房地产公司入驻,步高还是很愿意为侯市长效力”

    第八百四十四章肥肉(中)

    步海云把话挑得如此明白,这让侯卫东有些意想不到,他没有马上回答步海云,而是看了看窗外的风景。这才道:“步主席,只是现在我还没有到位,对茂云情况不熟悉。等熟悉了情况,再让步高过来找我。我先把此事记下了。”

    侯卫东这是用的含糊的词语,既没有明确答应,也没有拒绝而且所说的也是实情。这种外交辞令广泛地在官场中使用,如围棋一样,道理简单明白,运用之妙则各不相同。

    对于步海云来说,今天这种场合他只是投石问路,只要侯卫东没有明确拒绝,则有进一步做工作的可能性。

    这个话题也就点到为止,两知心里都明白了对安的意图。

    对于步高和他的房地产公司,侯卫东挺有好感,当初在益杨新城管委会,最早的一个高档楼盘就是出自于步高的远景公司,李晶的精工集团则是第二个高档楼盘。这两个楼盘位于高速路下道口不远处,虽然益杨后来还修了不少楼盘,可是水准至令没有完全超过这个两个,楼盘。

    步高后来还运作了不少楼盘。美誉度一直很高,因此,在侯卫东心中,步高和他的企业也算信誉度良好的五星级企业。

    步高毕业于复旦大学,理念上比本土的房地产老板要高上一筹,起步之初,依靠了父亲步海云的关系,随后便以独立的势态扩张着自己的事业。可以这样说,步高的基业有三分之一靠着父亲的关系。更多的则是靠着本身的实力。

    这几年步高的业务扩展到了岭西,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兴起,赚的盆满钵满。十来年时间,已经挤身于岭西著名企业家行列。

    侯卫东暗道:“若是茂云要开发。完全可以邀请步高来投资,只不过,必须得依着自己的规距。”

    想到步高,侯卫东不由得想起了李晶,心道:“李晶的精工集团在茂云投资很大,如果精工集团要进入茂云的房地产行业,我该限制还是支持?如果李晶提出了要求,我应该答应还是拒绝?”从内心深处,他并不愿甚李晶过多的陷入到茂云来,可是精工集团在茂云投入很大,这让他无法回避精工集团之事。想到李晶和小丑丑。他心里就有些烦恼。

    正在视察时,侯卫东突然接到省zheng府办公厅机要秘书三处的电话:“秘书长,刚才接到会议通知,全省城中村整治工程协调会议召开,请整治城中村领导小组成员下午三点钟半参加会议。”

    侯卫东问道:“有哪些领导要参加这次会议7”

    “参加会议有两位省领导,会议秦省长主持,省委常委、岭西市长熊大伟要亲自参会。另外就是城中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

    侯卫东是城中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得知有两位省级领导要参会,他就向周昌全请假:“周省长,刚才接到通知,参加城中村整治工作协调会。”

    城中村整治工作,最初是由周昌全来牵头,他后来当了常务副省长。工作任务侧重点不一样,此项工作就由秦路副省长来具体负责。但是侯卫东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职务没有变化。

    得知秦路和熊大伟都要参会。周昌全道:“那你就回去开会,我继续在沙州调研。”

    侯卫东与沙州诸位领导握手告别以后,小耿很快就开车过来,接着他上了高速路。

    坐上了小车,侯卫东心情就彻底放松。他背在椅背,揉了揉太阳穴。道:“放点音乐吧。”

    车内很快就回响起《离家五百里》的歌声。这首歌是光盘的第一首歌,每次放音乐,《离家五百里》总会按时从音箱中钻了出来。歌声被固定在光盘以后,所以情绪都是标准化了,每当打开音响,就会听到相同的情绪和调子。

    听着音乐,侯卫东心情特别宁静,他想道:“今天这个会有些意思。熊市长来参会,他是代表省委讲话,还是代表岭西市zheng府来发言,若是发言,派一个分管副市长就足够了,用不着省委常委出面。”

    侯卫东此时他还没有到茂云上任。也就没有预先设定治理茂云的立场。他听着音乐,想着杂七杂八的事,很快就将步高的事扔到了脑后。

    行走在高速路上,车好,路亦好,很快就回到了岭西。

    由于会议是关于整治城中村。而且熊大伟要亲自参加,他特意吩咐小耿绕过去看看老庙城中村。

    老庙村是岭西市改造的重头戏。可是拆迁力度太大,尽管熊大伟给各部门施加了大力,却一直仇一雁动,初把大火,浩成了一定的损失,却意劝了老庙村的拆迁工作。

    此时小车经过老庙区域,原先房屋和居住户最集中的地方已经推出来一片空地,尽管瓦砾遍地,广场的雏形却已经拉了出来。

    侯卫东看过老庙村改造的设计图。知道广场周边还有两个五星级酒店、几家银行,还有一些大型商业设施。看着遍地瓦砾,侯卫东脑中有了一座现代代的商圈。

    看着老庙区域。侯卫东总结道:“一个地市必须得有支撑城市的商圈,省委钱国亮想将岭西建成周边几个省的金融高地,没有一块金融单位集中的区域,似乎就少了些硬件。而且。金融高地缺乏浓郁的商业环境,更少了味道。”

    他马上又将思路转到了茂云南浦区的连片住宅,心道:“南蒲区是茂云的中心,但是这个中心并没有起到中心的作用。要想茂云提高档次。中心商圈还是必须得有的。”

    进入了省zheng府大楼,侯卫东在办公室喝了一会茶,看了看秘书三处送来的报纸,到了三点二十五分钟,他才端着杯子来到会议室。

    侯卫东站在门口,用眼睛扫了一眼。寿到了写着“侯卫东”的座牌。便端着杯子不紧不慢地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来以后,周围几位都是省级机关的副厅级干部,纷纷向侯卫东祝贺。

    侯卫东没有故作谦虚,他与周围几人打了招呼,又笑着对坐在旁边的财政厅年副厅长道:“年厅长。我是到了止区,还请年厅长多给支持。”

    年副厅长原来是省财政厅的处长,是新近提起来的厅级干部。论资历。他才提拔到厅级岗位不久,论年龄。他已是接近五十的人。他久在财政厅,很有些财政厅手握财富的高傲。哼哼哈哈地道:“茂云每年开这么多有色金属矿,肥得流油。还需要我们支持?”

    侯卫东对年副厅长的表情和语言在内心很有些不舒服,他只是随口应酬,没有料到年副厅长倒真有些上级领导的架子。此时的侯卫东已经很老练了,他没有与年副厅长多说话,而是很自然地扭转头,与坐在后面的沙州副市长姬程打起了招呼。

    聊了一会,熊大伟和秦路肩并着肩走了进来。

    会议由秦路副省长主持。令侯卫东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当省zheng府通报了全省城中村整治的基本情况以后,由省委常委、岭西市长熊大伟作了岭西城中村整治工作的发言。

    “从狭义上说,城中村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岭西整治的重点是规发城区内的行政村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约有口个。居住人口引万人,占地面积巧万公顷。违章建筑6万间,建筑面积昭万平米。违章建筑涉及常住人口4千户”目前彻底完成拆迁任务的有老庙城中村、金山角城中村等四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城中村。”

    侯卫东即将到茂云上任,他此时已经在内心将自己当成了茂云市长。茂云城中村比起岭西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听到岭西市长讲起了城中村的拆迁工作,很容易就引起了共鸣。

    “熊大伟还真是铁腕,虽然背了无数的骂名,可是毕竟是将最复杂的四个城中村拆了下来,仅凭这事就值得大书特书

    侯卫东又想道:“茂云的情况特殊,祝焱没有去捅马蜂窝,我最好也别去碰,至少在选举之前不能去动。在新城区的白纸上建最新最美的图画,比起搞城中村要轻松得多。而且建起了新区,政绩又特别明显。”

    等到岭西币发了言,铁州市长刘兵也发了言。这是个挺常规的会。开得波澜不惊,一个多小时也就结束了会议。

    唯独让侯卫东觉得奇怪的事是省委常委熊大伟在会上的发言,一般情况下,都是岭西副市长来发言,而不必由堂堂省委常委到会作如此发言。

    侯卫东努力想看透熊大伟此举背后的意义,可是,他掌握的内情不够,还是看不透。想起熊大伟的霸道名声,他暗道:“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熊大伟还真是一个人物。”

    在会议结束之时,侯卫东提着包就随着人流,离开会场。走到门口,手机响了起来。

    侯卫东顺手拿起了手机,号码正在熊大伟,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回过头去。

    第八百四十五章肥肉(下)

    熊大伟在电话里道:“沙州宁玥书记要到岭西来吃饭,卫东如果有时间,过来一起坐一坐。”他的声音在电话里颇有些沙哑,与平时会场讲话时的激昂有些不同。

    “宁书记要过来,在什么地方?”

    熊大伟道:“还是老地方,金星顶楼。六点钟。”

    侯卫东回头看了还坐在主席台上的熊大伟,微微点头示意,道:“我准时过来”

    他在岭西省zheng府当副秘书长。这是一个幕僚工作,尽管这个岗位对重大问题缺乏拍板权,可是毕竟处于中枢位置,他对于省里动态了解得很清楚,对省里的人脉也渐渐有了认识。其中一个渠道是来自于秘书晏春平。

    秘书晏春平在机关久了,熟悉了各方情况,渐渐将其父很晏道理的岭西农民式狡猾基因显露了出来。他与一处、二处的秘书们关系挺不错。时不时还要在处面小聚,也饭桌与酒吧间也听到了不少的消息。他把这些消息当着笑话不经意间复述给了侯卫东。

    对于省zheng府机关的人和事,侯卫东的信息虽然有一半来自于晏春平。可是更高层的消息,则是侯卫东从周昌全、赵东等人交往时得知的。

    在岭西省zheng府的高层,就拿省委常委熊大伟来说,省委常委、岭西市长熊大伟与省长朱建国关系并不是太融洽,这一点在省zheng府里是半耸开的秘密,而熊大伟与省委书记钱国亮的关系比较密切,此事则是赵东有意无意透露的。

    宁玥以前是省委宣传部班子成员。但是还进入不了省领导的法眼,这几年走得顺,得益于前任省委书记蒙豪放。蒙豪放走后,她小心翼翼与朱建国和钱国亮打着交道,尽量在两位省领导中间保持着平衡。

    回到自己办公室,侯卫东给宁玥打了电话,道:“宁书记,你在岭西吗,我刚才与熊市长在一起开会,熊市长晚上安排在金星大酒楼吃饭。宁玥正在与金星大酒店与几位沙州籍成功人士开座谈会,她压低了声音,道:“晚上五点半,我们提前到顶楼见面。先喝茶聊一聊。”

    五点钟,茂云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宏与办公室主任郑红梅来到了办公室,张宏是组织部多年老部长,在祝焱时代,曾经飞到海南向祝焱汇报过工作,与侯卫东也算是旧识。

    侯卫东耐心地听着张宏汇报了一会工作,转眼间到了五点半,而张宏似乎一时还结束不了,侯卫东客气地打断道:“张部长,实在对不起;我与沙州宁玥书记在五点半要会见。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谈。”

    他讲晏春平叫了过来,道:“春平,这位是茂云市委组织部长张部长。晚上你陪他们一起吃饭。”

    张宏来拜访侯卫东,也是提前来拜码头,今天下午见了面,意思传达到了,具体工作并不重要。他道:“不麻烦晏秘书了,我们自己安排。”

    侯卫东起身与张宏握了手,道:“何必谈麻烦,这是见外,来者是客,就让小晏陪你们尝一尝沙州印象的家常菜。”

    五点半,侯卫东准时来到金星大酒楼,上了楼,宁玥已经在茶室等着。

    宁玥主动伸出了纤纤细手。与侯卫东轻轻握了握,道:“我网从北京回来,祝贺卫东成为最年轻的厅级市长,什么时候到茂云上任?”

    侯卫东在沙州工作之时,与宁玥配合得挺好,他笑道:“省委组织部已经找我谈了话,应该很快就要到茂云。”

    “明年春节前进行选举,你要当一段时间的代市长,明年开了人代会。才能将代字去掉。”宁玥随即直言道:“茂云官场在整个岭西省都据有名的,前一届来了一个官场大地震,除了哲明一人其余全军覆没。我记得八十年代也有一次类似的官场地震,茂云的同志地方思想比较重,有些事情你要先注意。”

    侯卫东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省委省zheng府的支持,有祝书记打下的底子,我相信能做好茂云的工作。”

    这话既是官腔,也是真心话,宁玥听罢笑道:“我听说茂云还缺一位市委组织部长,这人一定要选好。如果没有人选,我倒有一个,是省精神文明办的一位处长。”

    侯卫东自然不会说出朱勇之事,笑道:“这是省委组织部的职责。我可没有发言权。”他心里暗道:“我看来还是对茂云干部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最测且辽朱小“勇讨来任职。他知识性很高。背景深厚,由他来省倔…部长。对茂云的地方干部应该有遏制作用。”

    聊了几句,侯卫东转了话题。道:“宁书记,今天上午我从沙州回来。”

    宁玥并不认识李永国,只是听说周昌全亲自参加了李永国的丧事,便让杨柳要了资料,她这才对李永国的生产有了初步了解,却不在侯卫东面前说破,点点头,颇有感慨的道:“李老就这样走了,他是让人敬佩的老人。”

    侯卫东没有想到宁玥并没有与李永国见过面,道:“老一辈人高风亮节甚至到了固执的地步,李老三个儿子,一个都不在身边工作,他这种风骨,让我感到惭愧。”

    宁玥的看法又不同,道:“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历史任务。由于历史任务的不同,就赋予了各自的性格,太固执的性格实际上对经济生活不利,经济活动讲究双赢,双赢就必须得妥协。”

    她用手下意识地抚了抚头发。见侯卫东很专注地听,接着又道:“老一辈人有一个品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这是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宝贵品质,就是实事求是,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在艰难的战争环境就不能战胜敌人。可是在和平年代,实事求是便不是特别需要的品质,浮夸以及数字出无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思路甚至更容易获得竞争的胜利。”

    一位市委书记讲出这一番话并不奇怪,可是一位女人讲出这番话就让侯卫东很是侧目,他看着短发齐耳显得格外清爽的宁玥,暗道:“宁玥这是用务实的态度来对待事物,这对一个女子殊为不易,难怪她能当上市委书记。”

    侯卫东道:“目前国内有各种理论。但是对于岭西这种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还得以发展为先。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才有条件改善人民的生活。”

    侯卫东这句话与刚才的话题完全没有关系,他是顺着宁玥的话题有感而发,如今社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已经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作为省zheng府副秘书长。他看到了不少群体**件的汇报材料。由宁玥的这一句话,引出了他的感慨。

    他说了一句让宁玥向想很久的话:“在现实社会中,实事求是也要付出代价,或许,上级会不喜欢你,群众会不理解你,媒体会歪曲你。”

    两人喝着茶,婆在金星大酒店。天空渐渐黑暗,灯光一盏盏地亮起。两人谈兴甚浓,在宁玥心里甚至暗自希望熊大伟不出现。

    她脑中网想起了熊大伟,门外就响起了“熊市长好”的招呼声。熊大伟快步走了进来,走到宁玥面前。热情地握手,道:“宁书记旅途劳顿,今天给你接风。”

    宁玥抿嘴而笑:“我是坐飞机回岭西,实在谈不上旅途劳顿。”

    熊大伟又与侯卫东握手,道:“卫东。你这次到茂云,太可惜了。”

    侯卫东有些吃惊:“熊甫长,这话怎讲?为什么可惜呢?”

    熊大伟道“我早就听说卫东老弟是一员干将,这一段时间,我琢磨把你弄到岭西,市来,由你来抓岭西城市建设。

    这一块工作压力大,推动难度大,国亮书记和我专题研究了一次,他希望岭西术能成为高地,而成为高的必须要有相应承载能力。岭西市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城中村改造工程,相较于其他省,岭西问题更加突出,我就需要像卫东老弟这样的干将来帮我冲锋陷阵,可惜你到了茂云。”

    侯卫东拍了一句马屁。道:“熊市长是雄才大略,由你掌舵,天下没有难事。”

    宁玥在一旁附合道:“卫东确实是一员干才,他在岭西分管工业。解决了一大块烂摊子,而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侯卫东就笑道:“两位领导就别捧我了。捧得越高就摔愕越痛。”

    三位领导甩着坐定,司机、秘书等人则在另外一个房间。

    喝了几口茶,熊大伟突然道:“卫东,茂云市委组织部长的人选已经确定下来。国亮书记很重视茂云的工作,给茂云派了一位敢打敢拼的年轻市长,又亲自点了一位有头脑的组织部长。”

    一般情况下,市委组织部长都是由省委组织部提名推荐,还用不着由省委书记来点将,宁玥吃了一惊,道:“是钱书记亲自定的市委组织部长?”第八百四十五章完

    第八百四十六章目标(上)

    熊大伟与侯卫东碰了酒,这才道小勇要到茂云去当组织部长。

    宁玥更是吃了一惊,道:“小勇当老总,日子很逍遥,他在铁屏让。下面有一座房子,修在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住在里面,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他何必要进入官场。”

    熊大伟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小勇外圆内方,很聪明,在政界发展应该也有前途。”侯卫东早就知道朱小勇的事。此时算是得到了准确消息,就说明曾昭强彻底没有戏,他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