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与败家子

    敝帚自珍与败家子 (第2/3页)

单化过,连伟人也说:中国文字要走世界通行的拼音化文字这条路,于是改革方案迭出不穷。但是,文化史告诉我们,所有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后来分别踏上表音与表意两种不同的道路。中国的方块

    汉字始终没有向拼音化迈进,是保守、封闭的原故还是由于其内在的不易被察知的科学性所使然,当初我们真的没有过细研究过。如今,电脑忽然告诉我们,最科学最符合光电传媒手段的文字是方块汉字。语言是一字一音的汉语,才似乎如梦初醒,不再将方块字拼音化了。谁能说得尽这几千年文明中有多少又“忽然”被重新审视到它的当代或未来价值呢?!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被湮灭被中断被毁坏的贯串古今的文明便是中华文明,她是不断融合外来文明因而不断向前转进的不间断的文明,她既是人类文明的活的化石,又是最具活力的现代化文明之一,不要看见几许烟尘,几缕血丝

    就匆忙抛弃她。认真说,当今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中,中华文明的发展是最和平的,比起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的发展要温柔得多。

    当然,那种这也不准动,那也不准变的态度是不对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辉煌几千年,正在于她的融合外来文化,不断发展、革新的特点。每当她处在内部整合时期,革故鼎新,国家就强盛,民族就兴旺。而一旦它处在因循的状态,社会就变得

    衰败。整个一部中国文明史都说明了这一点。

    “敝帚自珍”,须从两面看。真正的“敝帚”当然应当抛弃或废物利用,“自珍”虽然可以理解,因为那“敝帚”或许记载着主人一段辛酸、一段悲愤、一段奋斗史。然而,留下一把“敝帚”当展品也就够了,不必再让它拦挡吸尘器的到来。

    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