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 (第2/3页)

知目击者身份,定然会杀人灭口。封家已成了险地,她还敢继续滞留下去吗?自然是忙不迭穿着齐整,行李也顾不得收拾,连夜奔出家门,在坊中猫到宵禁开解,匆匆逃亡去了。

    “她东躲西藏,怕被你找到。通常人如此境遇,会报官寻求庇护。她与众不同,只因缺乏胆量。想想这位姑娘的经历:无辜被恶霸看中,胸中盛着气节正义,便不肯就范。对方势大,官商勾结,害得她家破人亡;若无夫人搭救,清清白白的女孩也要变成烟花女了。吃一堑长一智,都已经九死一生了,还不懂得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吗?她怕此事闹上官府,公道不会在自己这边。你这富商上下一打点,要迫害一名卑微的小证人,比捏死只蝼蚁还要简单。

    “出走之前,她一定曾想叫起莫成商量,至少将去向告知。这念头更添不安:当年遭人调戏,回家找胞兄帮忙,结果如何?害他肢体残毁,变成废人。她不能让情郎再受牵连,便没有向任何人倾吐,独个去了。

    “而你,魂飞魄散地奔逃一阵,随便寻间屋子扎进去筛糠。虽然明白移尸尚未完成,心中也是焦急,但委实受惊太过,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摸黑靠近井边。待得天亮,你惊魂稍定,正妄图补救,奈何莫成早起,已发现了尸体。装束固然引人联想,尸身却不在井中,戏没有作到十足,难以误导众人思路,这才有了报知官府以及之后的许多麻烦。等到清点人数时,发觉少了红翎,你隐约觉察出了夜间的真相。所以,大理寺要缉拿‘逃犯’时,你才出言阻挠,说什么放她自由。将借口设计为夫人托梦,极符合一贯的痴情形象,倒是个妙招;解释中还提前讲述了‘兰儿游说表公子’一段,后面身世经历的可信度于是大大增加。明明是案件疑凶,苦主却不愿她归案,本来极突兀的事情,如此一番渲染,倒显得合情合理了,真不枉在下赞你聪明!

    “可不论如何掩饰,此案从一开始,条理便极其清晰。凶案发生当晚出走的人物,若非凶徒,必是重要证人!而逃离又不敢报案本身,就从侧面指示了凶手何人。若她所见的行凶者是宅子里任何一名下人,都无须惊动官府,直接找到老爷,即可将其惩办。而她无法这样作,因为凶手就是主人,就拥有着令她惧怕的财势。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隐匿避祸,也是人之常情。但她究竟是个朴实丫头,为自保而无法替恩人伸冤,始终觉得愧对夫人。”

    离春一番讲述,终于停顿下来。封乘云早已失却生气,魂魄仿佛离了体,两眼迷蒙着。现在眨动两下,好像刚刚睡醒:

    “听你的意思,红翎找到了?”

    “不然,你以为莫成为什么跑出去?我告诉他,他等待的人,现在大理寺监牢。只一句话,这么大个人瞬间就消失不见了。自红翎失踪以来,他可是思念得很。那日井边祷告,对女鬼‘拆散有情人’颇多不满呢。”

    “这两人倒真是可爱啊。”封乘云自嘲般摇头低笑,“还好,没有因此事令他们分飞。若我说,能少造些孽,也是我心所愿,只怕无人相信了吧?”

    “你所说是真是假,我自然可以分辨。”

    “是啊。我苦心隐瞒的,都骗不过你。”

    说话间眼睫低垂,似乎较之前伪装时更显凄凉。

    正此时,只听得门外一阵杂沓脚步声响,厅前转眼间列开一队官差。为首一人,正是丁烨。

    封乘云抬眼看见,却无动于衷,似乎早有预见般:

    “这一日,我想过无数次;真正到了眼前,倒也不怎么可怕。我是无所谓了,只是亦然……”

    “这你毋须担心。他可回去闽南,与外公这唯一亲人一起过活;就算祖辈人年迈,精力不济,长安的房竞萧夫妇或许愿意照顾这一老一小。无论亦然到了哪里,离春都可以担保:在他懂事以前,不会知道此案真相。他娘亲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