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及大意101-200

    全文及大意101-200 (第2/3页)

;假如想摆脱一个心地险恶的坏人,绝对不可以草率行事,随便把他打发走,尤其不可以打草惊蛇先让他知道,以免遭受这种坏人的报复或陷害等灾祸。

    132.节义来自暗室不欺,经纶缲出临深履薄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屋漏室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缲出。

    【大意】

    大凡一种光明磊落的伟大人格和节操,都是在篷门敞户的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凡是一种足可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政治韬略,都是从小心谨慎的做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

    133.伦常本乎天性,不可认德怀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大意】

    父母对子女的慈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姐对弟妹的爱护,弟妹对兄姐的尊敬等等,即便拿出最大爱心作到最完美境界,也都是骨肉至亲之间所应这样做的;因为这完全都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彼此之间绝对不可以存有一点感激的想法。假如父母的养育子女,兄姐的友爱弟妹,个个都怀着一颗思恩图报的观念;以及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妹对兄姐的尊敬,也都怀着感恩报答的心理,那就等于把骨肉至亲变成了路上陌生的人,而且也把出自真诚的骨肉之情变成了一种市井交易。

    134.不夸妍好洁,无丑污之辱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大意】

    大凡人间的事情,有美好的就有丑陋的来作对比,假如我不自夸其德说自己美好,又有谁会讽刺我丑陋呢?大凡世上的东西,有洁净的就有肮脏的,假如我不自赞洁净,有谁能脏污我呢?

    135.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大意】

    人情高低、冷暖、厚薄的变化,在富贵之家比在穷困人家显得更鲜明,而嫉妒、妒恨、猜忌的心理,在兄弟姐妹骨肉至亲之间比跟陌生人显得更厉害。一个人在这种地方如不能用冷静态度来应付这种人情上的变化,或者不能用理智来压抑自己不平的情绪,那就很少有人不陷于有如日坐愁城中的烦恼状态。

    136.功过不可少混,恩仇不可过明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堕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大意】

    长官对于部属的功劳和过失,不可有一点的模糊不清,假如功过不明就会使部下心灰意懒而不肯努力工作;一个人对于恩惠和仇恨,不可以表现得太鲜明,假如对恩仇太鲜明就容易使部下产生疑心而发生背叛事件。

    137.位盛危至,德高谤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大意】

    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状态;一个人的才干本身不可以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如果都发挥出来就会由于江郎才尽而陷于没落状态;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不可以标榜太高,如果太高就会遭到无缘无故的毁谤和中伤。

    138.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大意】

    一个人做了坏事最可怕的是掩盖它,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自己宣扬出去。所以做坏事如果能及早被人发现那灾祸就会小,反之如果掩盖它那灾祸就会大;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而自己宣扬出去那功德就会小,只有在暗中默默行善功德才会大。

    139.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魍猖狂。

    【大意】

    一个人的品德是才学才干的主人,而才学才干只不过是品德的奴隶而已。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学才干而没有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隶当家,这样哪有不中遭受精灵鬼怪肆意祸害之理?

    140.穷寇勿追,投鼠忌器

    锄奸杜幸,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大意】

    铲除邪恶之徒,杜绝投机取巧专走后门的小人,有时也要斟酌实情给他们留一条改过自新的途径。反之,如果逼得他们走投无路,毫无立足之地,那就等于为了消灭一个老鼠而就堵死一切鼠洞,固然把老鼠的一切逃路都堵死了,可是一切好东西却也都被老鼠咬坏了。

    141.过归己任,功让他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大意】

    要有跟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可有跟人共享功劳的念头,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忌;可以有跟人共患难的胸襟,不可以有跟人共安乐的贪心,因为共安乐彼此之间就会互相仇视。

    142.警世救人,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大意】

    一个有才学而又有品德的读书人,虽说由于自己家中贫穷而不能用财物来救助他人,可是当遇到人家为某事感到迷惑而不知如何解决时,能从旁指点一番使他能有所领悟,或者遇到人家发生紧急危难事故时,能从旁说几句公道话来解救他的危难,这也算是一种很大的善行。

    143.趋炎附势,人惰之常

    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大意】

    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了就远走高飞,遇到有钱人就去巴结,看见贫困的亲友就鄙弃不顾,这就是一般人所最容易犯的通病。

    144.须冷眼观物,勿轻动刚肠

    君子宜净试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大意】

    一个有才学品德的君子,不论对于任何事物,都要保持冷静态度去细心观察,绝对不可以随便表现自己刚直的性格。

    145.量弘识高,功德日进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大意】

    一个人的品德、气度、经验三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品德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长,气度也会由于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要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

    146.人生惟危,道心惟微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口鼻皆桎梏,而**嗜好悉机械矣。

    【大意】

    在闪烁微弱灯光照耀下,当大地进入一片死一般的宁静时,就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安息时;清晨夜梦过去方才睡醒,万物还都没开始一天的活动时,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时。在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在我们的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缚我们心智的刑具,而感情和**也全是我们性灵堕落的机械。

    147.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子。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大意】

    一个肯经常自我反省的人,那日常接触的任何事,都变成警惕自己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他的思想观念一动,就全是带有杀气的邪恶想法。可见自我反省是使一个人往善的唯一途径,而怨天尤人却是走向各种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的分野真是有天壤之别。

    148.功名一时,气节千载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大意】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圣贤的精神才万古不朽;至于说到功名利禄和富贵荣华,更会随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唯独忠臣义士的志节才会永远留在人间。可见一个有才德的君子,绝对不可以放弃能留名青史的千秋万世气节,去换取会随身销毁的短暂的事业和文章。

    149.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大意】

    本来是一张为捕鱼而设的网,不料鸿雁却落在网中;贪婪的螳螂一心想吃眼前的蝉,不料后面却有一只黄雀想要吃它。可见天地之间万物的道理实在太奥妙,玄机中还藏有另外的玄机,变幻中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幻,人类的智慧和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

    150.真诚为人,圆转涉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大意】

    一个人假如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心意,就会变成一个绣花枕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踏实;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没有一点圆通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机智,就等于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到处遇到阻碍。

    151.云去而本觉之月观,尘拂而真如之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大意】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面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来刻意清洗,我们只要除去心中的邪恶之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就会出现;而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主动去追求,我们只要排除内心的一切痛苦和烦恼,那么快乐幸福的生活自然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152.一念能动鬼神,一行克动天地

    有一念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易切戒。

    【大意】

    假如有一种邪恶的观念触犯了鬼神的禁忌,或者有一句话破坏了人间祥和之气,或者作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而为后代子孙留下祸患,所有这些都必须特别加以警惕,绝不能去做。

    153.情急招损,严厉生恨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大意】

    世间有很多事情,你越是急着想弄明白却越糊涂,所以倒不如放下不管,也许头脑冷静之后事情自然就弄明白了,千万不可太急躁,以免增加情绪上紧张气氛;同时世上有很多人,你指挥他他根本不愿服从,这时倒不如放下他让他自由发展,如此他自己也许会慢慢觉悟过来,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增加他的蛮横和固执。

    154.不能养德,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白如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大意】

    气节和正义足可鄙视任何达官贵人,而生动感人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

    名典,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这些,所谓的气节和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无非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155.急流勇退,与世无争

    谢世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大意】

    一个人要隐退家园不再过问世事,应该在你事业的颠峰阶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英名永垂不朽;一个人平时居家度日,最好是住在一个与世无争的清静地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收到修真养性的实效。

    156.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大意】

    一个人要想敦品励行必须从最小的地方做起,一个人要想帮助别人应该帮助那些根本无法回报你的人。

    157.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人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大意】

    与其交一个市井商人作朋友,不如交一个隐居山野的老人;与其巴结富贵豪人,不如亲近布衣百姓;与其谈论街头巷尾的是是非非,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与其批评现代人的错误过失,不如多传述一些古圣先贤的格言善行。

    158.修身种德,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大意】

    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这就如同兴建高楼大厦一般,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得很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既坚固而又耐久的房屋。

    159.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大意】

    一个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等于给后代子孙种下了幸福的根苗,这就如同栽花植树一般,因为世间没有不把花木栽在土地内,就能使花木枝叶繁茂而开花结果的。

    160.勿妄自菲薄,勿自夸自傲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大意】

    从前的人说:“放弃自己家中的大量财富,却模仿穷人拿着钵沿街去乞讨。”又说:“一个突然暴富的穷人,千万不要老向人家夸耀自己的财富,其实哪个人家的炉灶不冒烟呢?”上面这两句谚语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不认识自己德行的人,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夸耀自己财富的人,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彻底戒除的事。

    161.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时警惕

    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大意】

    人生的道理就像一条大马路,人人都可以走,人人都必须走,所以应该顺着人性去引导;作学问就像每个人吃家常饭那样普遍,因而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留心观察和提高警惕。

    162.信人示己之诚,疑人显己之诈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大意】

    一个肯信任别人的人,虽然别人未必全都是诚实的,但是起码自己却先做到了诚实;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虽然未必都是虚诈,但是最少自己已经先成为虚诈的人。

    163.春风育物,朔雪杀生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大意】

    一个胸襟宽宏忠厚的人,就好比温暖的春风化育万物,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生机,一个胸襟狭隘刻薄的人,就好比寒带阴冷凝固的白雪,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杀气。

    164.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大意】

    一个经常作好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好处,但是善人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东瓜,自然会暗中一天天长大;一个经常作坏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是恶人就像春天院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

    165.厚待故交,礼遇衰朽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大意】

    偶而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友时,情意要特别真诚、气氛要特别热烈;偶而处理某种秘密事情时,居心要特别坦诚、态度要特别开朗;偶而服侍身体衰弱的老人时,举止要特别殷勤、礼节要特别周到。

    166.君子以勤俭立德,小人以勤俭图利

    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