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借万里长风扶摇而上

    第16节:借万里长风扶摇而上 (第3/3页)

此首尾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的玄奥引得无数人去钻研。不同人的研究就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成果。其实,太极图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一股周旋的力量,借力打力,生生不息。

    太极是一门"借"的哲学。怎么引导别人的力量来加强自己的力量,怎么引导有害的力量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变有害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太极告诉我们借力的重要性,人和周围的环境彼此依存又彼此斗争,如何转动这个圈子,使之大大裨益于自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索额图、明珠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他们都在协助康熙帝巩固清朝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所属两派之间展开了无穷无尽的争斗,消耗了国家的政治资源,引起了康熙皇帝的警觉。

    但是康熙对这种情况暂时不予理睬,对两党的争斗采取观望和引导的态度,让他们彼此牵制,互为掣肘,为己所用,他在明珠和索额图之间打起了太极拳。可惜,明珠和索额图都不能及时悔悟,导致积重难返,覆水难收。

    索额图很早就是康熙帝的亲信,因他在策划擒拿鳌拜、清除鳌拜势力时立下了战功,康熙皇帝把他由一等侍卫擢升大学士,后改任领侍卫内大臣,成为当朝大臣中最重要的实力派,直至发展成了"太子党"的头目。

    明珠系皇长子胤褆的亲舅舅,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后来也成为一品大员,与索额图同秉朝政。明珠在讨论"撤藩"一事时,力排众议,主张"撤藩",与康熙帝的本意相吻合,深受康熙皇帝的欣赏。

    明珠跨入政坛的中枢位置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帮助皇长子胤褆拉拢大学士余国柱等重臣,积极发展"长子党"的势力,成为"长子党"的核心人物。

    很快,长子党与太子党的冲突就发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康熙帝察觉到此时的事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将不堪设想。遂下令拘禁了索额图,宣布"索额图成本朝第一罪人"。不久又因明珠卖官纳贿的罪行,革去了明珠的"大学士"职务。

    明珠和索额图都锒铛入狱。

    在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中,康熙是最大的赢家,这段历史表现了康熙皇帝高明的斗争哲学。对于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初始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渐渐察觉到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便加以引导,让其彼此掣肘,以达到一个平衡的临界,最后康熙感到他们之间的党争再这样下去,会危害自身的统治和国家的利益,便出手制止,平息这场内耗。如果不这样,任党争愈演愈烈,恐怕就会损害康熙的统治利益,于国于民都是不好交代的。

    当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时,对于朝廷和政事来讲是有利的。双方都会彼此顾忌,有所收敛,而不敢大张旗鼓地壮大帮派,为所欲为。康熙皇帝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和他们打太极,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最终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借势而行,乘势而上,借力打力,因势利导,并不容易做到,关键要有敏锐的思维。无论是借势还是乘势,最终的目的无外乎就是胜利。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使事情朝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

    有一个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习武术。后来,小男孩拜了少林寺一个武僧,开始学习武术。他学得很不错,聪明好学,但是半年过去了,武僧翻来覆去只教给他一招。小男孩不明白为什么这样。

    小男孩终于忍不住发问:"师傅,为什么只教给我这一招啊?要不要教些新的招数?"

    武僧说:"用不着,这一招足够你用。"

    小男孩还是很迷惑,但是他很相信武僧的话,就把武僧教的这招下狠功夫勤学苦练起来。

    又过了半年,武僧带小男孩去参加武术大赛,小男孩没想到自己轻轻松松就赢了前两个回合。第三回合稍有些困难,但对手很快就变得焦躁起来,犯了练武人的大忌,小男孩看出了对方的破绽,施展武僧教他的那招,又取得了胜利。小男孩也因此进入了决赛。

    决赛时的对手比小男孩要高大得多,也强壮得多。小男孩因为经验方面的欠缺,曾一度显得有点招架无力,裁判担心小男孩会受伤害,就叫了暂停并打算终止比赛。然而武僧却不答应,要求坚持下去。比赛重新开始后,对手放松了戒备,小男孩立刻使出武僧教给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对手,取得了武术大赛的冠军。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回忆比赛中的每一个细节,鼓起勇气问武僧:"师傅,为什么我会凭借这一招儿赢得比赛呢?"

    武僧答道:"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基本掌握了初涉武学的第一招;二是对付这一招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抓住你的左臂,而你的左臂却因车祸失掉了。孩子,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武僧使小男孩在武术比赛中取得冠军的诀窍就是借势而行,把小男孩的劣势转化为优势。在成功的路上,没有所谓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如何把握自身的条件和机遇。如果学会了"借"的艺术,把自身的不足之处转化为别人的难以击破的独特的优势,成功就不会远了。有的人会失败就在于泥足于自己的劣势,而不是设法借势而行,把劣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而是沉溺于自己的不足终日苦恼,郁郁难安。这样的结局只能是失败落魄。"借"字的含义很精奥,不是简单的借来还去,那只是表面的意思。"借"字的深意在于借力而行,乘势而上,把一切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引导事情的发展朝着自己所意愿的方向进行。

    借力而行--三言两语的人生忠告

    借的艺术就在于借助别人的力量保全或壮大自己。

    生命中的贵人就像地里的金子一样,肯定存在,但看你怎么挖掘。

    借力打力,因势利导,成功之道。

    如果觉得《一个字的力量》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88106 http://www.8810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