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23节: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第2/3页)

情搞复杂,扩大事情的态势,导致不希望的结果。

    凡事要想一想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应该怎么对待?事情总会有起因,但起因很可能隐藏在事物的背后,如果只凭感觉臆测就草率地行事,肯定会出差错,后悔不迭。

    为人处事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只看其表不看其里,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佛家讲有因有果因果相应,事情的原因如果被它的假象遮盖住了,需要你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拨开缭绕的迷雾,把事情的真相弄明白,只有这样做事情才不会后悔,才不会承受做错事的危害。

    有一个国王很喜欢打猎。一天,国王去森林里打猎,文武百官都随行,还带着一群手牵猎犬的仆从,他们希望能满载而归。

    国王训练了一只老鹰,这次打猎国王也把老鹰带上了,让它站在国王的手臂上,看上去十分威武强悍。国王一声令下,老鹰就会飞离手臂,四下寻找猎物,若是碰上鹿或兔子,老鹰翅膀一扑腾,它们就被擒获了。

    但是这一天国王的运气很不好,他和文武百官都走散了,天气又干燥又闷热,国王非常干渴。可是炎炎夏日已将林中的溪水烤干了,老鹰在空中盘旋良久,也没能发现清凉的泉水。

    终于,国王发现了有一股溪流沿着岩石的缝隙往下滴流,虽然一滴一滴的水量很小,但终于可以解解渴了。

    国王从马背上取出杯子,费了好长时间接满了一杯水,国王有些急不可耐,迅速把杯子送到嘴边,刚要喝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一阵呼呼的叫声,随后国王的杯子被打翻在地,满满的一杯水钻进了岩石的缝隙。国王仰头一看是自己的老鹰,没有在意。

    第二次的时候,国王没等杯子接满,只是刚刚半满的时候,就送到嘴边,刚要喝,老鹰又俯冲下来把杯子打翻了。国王十分气愤,大吼说:"要再打翻我的水,我要你的命!"

    当第三次国王接满水要喝的时候,老鹰又一次俯冲下来,国王忍无可忍,想也未想,拔出宝剑刺向老鹰,老鹰倒在了血泊中,水杯中的水也消失在岩隙中。

    国王只好继续前行,不知不觉中他来到了水的源头。他发现一条巨大的毒蛇匍匐于水泊中,周围都是搏斗的痕迹。国王顿时明白了,是老鹰救了他。老鹰杀死了毒蛇,为了防止国王喝下毒水,将他的杯子打翻,而国王却杀了自己的恩人。

    他又艰难地回去,找到老鹰的尸体厚葬了。

    永远也不要于盛怒之下做决定。人愤怒的时候,头脑处于极度不理智的状态中,说话做事也往往不假思索,不顾后果。假如国王能静下心来,仔细地琢磨一下为什么老鹰会两次打翻他的水杯,难道仅仅是顽皮吗?如果不是,老鹰这么做一定有它的理由,国王就会思忖这个缘由,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将它杀死,也不会最终后悔。

    凡事三思而行,说的是做事要慎重,不要不经过思考就下结论,但并不是说做事情优柔寡断才好。优柔寡断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临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恰恰是与慎重对立的一种情况。慎重要求事到临头不要慌乱,不要没了主张,不要优柔寡断,而是应该思考清楚了,当断则断,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另外,遇事慎重要求分清事情的利害关系,在此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途径把事情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趋利避害。事情有缓有急,有轻有重,怎么做才能使得事情有利于自己呢?要慎重地分析事情所处的环境,注意事情的细枝末节,一点一线之地也不放过,谨防大而无当和走马观花。

    利害关系是慎重行事的准则,若是一个人分不清事情的利害关系,肯定会自取其辱,自找伤害。

    一只狮子因喝水失足落入井中,百般挣扎以后不得逃脱,在井里急得抓耳挠腮。一只羚羊十分口渴,到处找水喝,发现了这口井,于是问井底的狮子水好喝不好喝。

    狮子一看机会来了,心中暗喜,大声对羚羊说:"这口井的水真是好喝极了,我尝遍天下所有的井水,也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据说这是天下第一的井水,甜美甘洌,快下来喝几口吧!"

    一心只想喝水的羚羊想也未想就跳下井底,它咕咚咕咚喝了一个痛快,喝完的时候,狮子与它商量怎么出井的问题。

    狮子早就想好了计策,狡猾地跟羚羊说:"羚羊兄弟,喝完水了我们就得想办法上去,这样吧,你扶在井壁上,我踩着你的肩头上去,到了井上我再把你拉上去,咱们两个不就全上去了吗?"

    羚羊不得不同意了狮子的建议,狮子踩着羚羊的肩头往上用力一窜,跳到了井沿上。狮子上去后,转身就想自己逃离,羚羊在井底大骂狮子不讲信用,不守诺言。

    狮子对羚羊说:"羚羊啊,你白长了一幅优雅的犄角,如果你的智慧也像你的犄角一样漂亮优雅,你就不会不想怎么出来就跳进去。"

    智慧的人往往遇事三思而行。每个人遇到事情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鲁莽草率的人往往使事情更加无序化,也分不清利害关系,就像故事里的羚羊,虽然外表优雅但终免不了遭狮子的算计。羚羊在跳井之前根本没考虑,自己跳下去以后怎么上来,因此着了狮子的道儿。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人胸有大志但却没有作为,为什么呢?一方面的原因是眼高手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