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第十三部 长河落日 第三章 激战若江

    德川家康第十三部 长河落日 第三章 激战若江 (第2/3页)

是。战场征伐,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上至总大将,下至小卒兵士,都当统一调度。

    得知重成正朝着沼泽地进发,平冢治兵卫如疯了一般,在薄薄的晨雾中抄近道追赶。直赶到已近八尾,他终于赶上了重成,远远喊道:“且等!”

    队伍最前面的重成听到喊声,还以为遇上了敌人,急忙执起长枪,喝道:“来者何人?”

    “在下平冢治兵卫。”

    “哦,治兵卫。”

    “大人不能继续往前。前面乃是长濑川沿岸的沼泽地。敌军并不会攻到这里,我军反会深陷其中。万万不可再往前走。”

    “沼泽地?”重成也愕然,“大坏矣!道明寺到国分一带已成战场,本欲前去增援,快马加鞭方赶到此地,不意……”

    “大人不可再犹豫,赶快撤至若江,在那里截住敌人去路,还能助道明寺那边的弟兄一臂之力。请大人快快离开此处。”

    “唉!我竟奔往进退无门的沼泽地!”重成恨恨调转了马首,浑身都在颤抖,下令回到若江。

    道路狭窄,一度散去的大雾再次弥漫开来,周围昏暗不已。沿着小路,重成催马向前,试图走到队伍前头。他拨开队伍走出两町左右,只听见右前方传来一阵呐喊。

    重成勒住马凝神细听。莫非自己进军之时,敌军已经追了上来?此时,重成才感到毛骨悚然。

    若真如此,追兵定是德川方布防于河内口的先锋藤堂高虎与井伊直孝的赤备军,此二人是善于统兵野战的高手。难道己方要在此地被敌军追赶,陷入沼泽?

    “治兵卫!敌人的军旗?看一下敌人的军旗!”重成慌忙在人群中寻找治兵卫的身影,大声道。此时,右边久保寺村附近的长濑川河岸上,也响起了呐喊。

    “治兵卫,治兵卫在何处?”

    “小的在!”

    “听这呐喊声,难道我们被敌军包围了?”

    “大人放心!先前呐喊的乃是藤堂军,次后左边呼应的乃是我军长曾我部。”

    “长曾我部?”

    “我们不如把藤堂交与长曾我部,撤到若江……”

    “住嘴!你是要我在敌军面前逃逸?”

    “非逃逸。敌军不只藤堂,有井伊赤备军在侧,酒井、神原的强势兵力在后。我们绝非向敌军示弱,只是为了尽快避开沼泽地!”言罢,平冢治兵卫调转马头,来到队伍后头,掩护着兵士,就要往前走。

    其实,木村若在此处迎敌,无异于以卵击石。故,长曾我部的出现,对木村正可谓雪中送炭。只是,长曾我部的人马并非为了援助木村而来,他们亦是凭借着一身蛮劲冲到了八尾,直到玉串川堤坝附近,与藤堂部起了激烈冲突。

    藤堂高虎是日一大早便欲进军。正待出发时,他听见道明寺方向传来枪声。“是何人?看来已经有敌军期国分进发。”

    若有人试图从国分堵住大和口的去路,自然也会有人从北面的大坂道朝立石道进发,或从十三道来到高野道,试图堵截关东主力。高虎恨不能立时将这紧急消息禀报驻于星田和砂的家康父子,却来不及了。

    透过薄薄的晨雾,可以看见敌军的旗帜,像海浪一样此起彼伏。木村、长曾我部、增田、内藤各部,均已在八尾、穴太、萱振和西郡各地开始行动。

    藤堂右先锋大将藤堂良胜尚未想及木村军已转移,道:“木村部对我军视而不见,径自朝若江方向去了。他们定是想袭击我军在星田和砂的大营。让在下前去两面包抄,一举将其攻破。”

    高虎吃了一惊,却点头应允。要是家康与秀忠的大营遭到敌军袭击,自己身为先锋,颜面何存?他正欲从侧面袭击木村部,却碰上了长曾我部,于是两军对垒,开始厮杀。

    木村长门守重成将藤堂的四千七百余人留给了长曾我部,率军撤退到若江村,已近卯时。天已大亮,迷蒙不清的晨雾也已散去。

    长曾我部盛亲和藤堂高虎定在八尾村一带,各逞武将威风,进行生死搏斗。呐喊声、枪声不时涌进木村重成耳内。看到敌军正在从高野道沿着十三道赶来,他感到无比悔恨。他原本是想从侧面袭击家康与秀忠率领的主力,拿下二人首级,夸示天下,以此扬名后世,因此带着军队连夜奔波,但没想到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若江。战阵之间稍有不慎,便是死伤,进退得法固然重要,可是进退不得法……重成恨道,定要挽回体面!

    重成驻马,将士众分为三路,其中一路自是迎击藤堂右翼;另一路二百余人由木村宗明率领,前往北面的岩田;主力则留在若江之南,以逸待劳:不久重成才知,前来之敌乃是被称为“德川赤备军”的英勇之师井伊直孝的三千二百人,但在他下达命令的时候,哪里知道这些?不管遭遇何样敌人,都必须有将其一举击溃的信心——重成慢慢找回了自信,令山口弘定和内藤畏秋率军先顶住井伊的进攻。他亲自指挥人马,迎击已紧紧逼来的藤堂之军。

    木村重成的判断无误。

    藤堂良胜与良重见木村撤退,料定他是要从侧面袭击关东主力军。“要是主力遭侧袭,我藤堂岂不名声扫地!”于是,他们放弃长曾我部,紧迫木村不舍。

    首先杀向木村右翼的乃是藤堂良重。他甩开后面的部队,大声叫喊,单枪匹马冲进木村的队伍,挥舞着大刀一阵乱砍。

    “来得正好!给我杀!”年轻气盛的重成遭遇了横冲直撞的良重,一场激战就此爆发。

    两军相战勇者胜,重成怒从心起,更是英勇无比。他大吼一声,持枪朝良重奔去,长枪在空中划过,马背上顿时已不见良重的身影。士众慌忙赶过来将落马的良重围住,扶他站起。

    “灭了敌将。好兆头,弟兄们冲啊!”木村重成稍稍退后几步。一旦厮杀战斗,重成便心无杂念。他好不容易镇定下来,紧紧蹬住脚下的马镫,显示出冷静和沉着。

    由于良重受伤,藤堂军顿时乱了阵脚。一旦失去主心骨,败相立现。重成属下则个个成了猛兽,对有些发懵的敌军穷追猛打,一时之间杀声四起,藤堂部众喊爹叫娘。

    正在此时,西面枪声大作,藤堂良胜亦立时往西边遁去。木村重成见此情形,大喊道:“杀啊!”他举起手中的长枪指向两面,策马追赶。士众呐喊一片,齐齐转向西面,冲进火枪掩护下的藤堂乱军中。

    两军重新展开激烈的生死之搏。

    “休要退缩!让他们瞧瞧藤堂大军的威风!”良胜大吼一声,阻止溃众。

    胜了!重成默念一句,高兴地敲打着马鞍。此时,一个小将高举着长枪朝良胜刺去。良胜扔了长枪,拔出武刀相搏。不几回合,良胜手下已急急围了上去。重村一抬头,猛见士众背后,良胜的战马一跛一拐逃窜而去,马上已不见良胜的身影。他轻笑一声:这厮是死了,还是受了伤?

    两个大将都落了马,藤堂军登时大溃。重成手下的士兵齐声呐喊,试图乘胜追击。

    “穷寇莫追!”听到重成的命令,号手立刻吹响收兵号角。

    “我们胜了。休要再追。带着受伤的弟兄,进至若江与主力会合。”重成从容地命令,掉转马首,到队伍最前带领大家撤退。他知道,接下来的敌人将不是藤堂部,而是井伊直孝率领的精锐之师,有一场更惨烈的厮杀。

    井伊直孝此时还是一个和重成年龄相差无几的年轻武士。由于兄长直胜体弱多病,他受命继承家业。为了不损父亲英名,他带着一身腾腾的霸气出征了。

    要论刚勇,井伊与木村也算旗鼓相当。

    重成击溃了藤堂右翼,暂时撤至若江南部、玉串川堤坝一带,稍稍歇军,填饱肚子。

    木村重成似命中注定要和井伊直孝展开一场激烈的决战。此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井伊直孝风骨凛然,却沉默寡言,眼神如刀,一脸胡须让人想起加藤清正。他一向不苟言笑,不善言辞,即便有人搭话,多不理不睬。重成则长相俊美,足以让每个见到他的女人倾心。但二者的斗志和谨慎却有着共通之处。

    井伊直孝子时四刻便起身,下令:“立刻吃饭,填饱肚子!”他令将士将午饭带在身上,等待黎明到来。

    此时,老臣庵原朝昌过来劝道:“在下以为,今日的主战场乃是道明寺,请思量朝道明寺……”

    直孝瞪大眼,摇头道:“不!今日之战役当在八尾和若江。要是避开,日后必然后悔。”他并不细说,口气稳重,毫不犹豫道,“你作为右先锋,带领火枪队前往若江的前堤,等待天明。”

    庵原朝昌依言沿十三道朝西进发,抵达玉串川的堤坝,埋伏于此。

    然后,直孝任命川手良利为左先锋,令其守于堤坝左侧,自己则率领主力进至从若江通往高野道的十三道,静候敌军到来。

    井伊直孝早已看出,大坂武将试图偷袭关东主力侧面。十三道乃是敌人必经之地,他遂作出这等安排。天亮之后,两厢隔着玉串川对峙,直孝的判断丝毫无误。岂能让你们得逞?他冷笑一声,头盔下双目闪闪发光。

    “敌方乃是木村重成的精锐,请立即发动进攻。”川口良利催促。直孝却道:“休要着急,太早进攻会伤了元气。”他此后不再多言,一直等到卯时四刻。

    隔江相对的木村重成则一边确认敌情,一边整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