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十六字令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36章 十六字令 (第1/3页)

    方孝孺手握毛笔,闭目沉思。

    读书人,外察天地之妙,内视精神之玄。

    对天地规则的理解,对人生未来规则的看透,谓之格物致知。

    诗歌,很大程度是上读书人精神气质的表现。

    所以古人尚说心有诗书气质华。

    同理,一个气质猥琐之人,是做不出来震惊世人的好诗的。

    刹那间方孝孺整个人仿佛与世界契合,众书生旁边观望,一个个被方孝孺的气质折服。

    这才是真正有才华的读书人吗。

    反观韩阳,依然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手里端着酒樽,一点儿没有读书人该有的架子。

    这种人若是能做出好诗,那真的奇怪了。

    众人皆屏住呼吸,看向在场的二人,外面临时走进两个人都全然不知。

    其中一位中年人,一身朴素,面目不怒自威,只是看向方孝孺之时,露出几分忧虑之色。

    另外一位老者,背着鱼篓,面带笑意,仿佛对比试根本不上心,将刚钓的鱼扔给了店小二,让他给烤了,至于酒水也是自带。

    “方大人,儿孙自有儿孙福,再者说,将宝都压在一个篮子里,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你看看人家三国诸葛三兄弟分别效力三国,多好。”

    方孝孺为人低调,虽然身居显位,但是出行却很朴素,走进这酒楼都没有人能认出他。

    见对面鱼篓老者嘲笑自己,方孝孺讥嘲的笑了笑,“都是劳什子三国惹的祸,你还好意思张口。”

    那鱼篓老者也不在意,抿了口酒,轻声道:“关我屁事!我在杭州风花雪月的正舒坦,这一趟远行,虽说能够采风,但是其中辛苦谁能知晓。”

    “写啊!写啊!”

    韩阳与方孝孺两个人一时间都没有下笔,惹得众人有些不悦。不过他们自然是不敢把火气到方孝孺那一边去,只能对着韩阳不住的催促。

    方孝孺与鱼篓老者目不转睛的盯着韩阳,看看眼前这个家伙到底是个纯粹粗鄙的武夫,还是真的才华横溢之辈。

    大明重视文教,可是不容掺杂沽名钓誉之辈的。

    “聒噪!”

    韩阳扫视一眼众人,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先贤所谓的谦恭仁慈一点儿都没有学到。

    到底是年轻啊,没有耐性。

    也罢。

    你方孝孺既然不先落笔,那我就先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