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亲赴非洲

    第六百三十二章 亲赴非洲 (第2/3页)

投资顾问团队,将同样的意思传达给他们,做完这些,才稍微舒了口气。

    哪怕处于大旱之年,在灌溉系统和农业机械的保障下,非洲的绝大部分粮食基地应该都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最多在产量上比上半年略有下降,但在总产量上,应该能满足非洲粮食缺口七到八成的样子。

    另外,联合国粮食署也会针对非洲灾情做出应对计划,只是能起到多少作用,实在难以让人安心。

    今年看过这么多资料,陈大河也唤醒了脑海中对非洲饥荒的仅有的一点点记忆,总的来说就两条,一个就是八十年代埃塞俄比亚,似乎有上千万人处于饥饿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之下,其中有一半是儿童,这还不算其他同样处于饥荒中的国家。这个数字的来源已不可考,大约就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的,尽管他听故事的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可人们说起来,似乎依然历历在目,也就是从那时起,国人提起非洲就满是可怜和同情,直到新世纪之后才开始发生转变。

    基于这一信息,可见联合国的努力应该是没什么效果,或者说成效甚微。

    另一个则是一张照片,一张非常有名,轰动世界的照片,饥饿的苏丹,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女孩背后的秃鹫!在九三年的非洲苏丹,一个年轻的美国摄影师拍下这张照片,第二年就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在获奖两个月后,这位摄影师因舆论攻击在非洲自尽,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且不去管,虽然那已经是九十年代,而不是这一次的非洲饥荒,但在联合国粮食署的记录上,八十年代这次饥荒的严重程度,是要远远高于九十年代苏丹那次的,由此可见这场灾难的严重性。

    或许,照片里的小女孩有妈妈领到了救济粮而得以活命,而在此时的非洲大地上,可能无数地方真实存在,等待饥民死亡而可以饱餐一顿的秃鹫。

    想到这里,陈大河忍不住拍了拍脸,让自己清醒一点。特么的,就算老子是个黑心资本家,但好歹首先是个人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