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朝会

    第四百六十七章 朝会 (第2/3页)

一般得在寅时(早晨三点到五点)开始就要准备,然后在午门外等候了。

    如果住得远,就得更早起来。

    清朝是在同治之后,上朝时间才改为十日一朝。

    此时的乾隆为了彰显自己是“圣明君主”,就搞天天上朝。当然,如果碰到天气不好也会不上。

    而张瑞除了在前期因为需要制定大量国策方针时天天上朝外,如今是直接把上朝定制十日一朝,平时候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张瑞都是让几个内阁的尚书和大学士们商量着来就行。

    除了大事审批和实在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找张瑞进行私底下商议外,朝廷基本上都是按着相关的流程各司其职运作起来。

    当然,内阁也不可能绕过张瑞而糊弄皇权。毕竟张瑞手里还握着影卫跟暗影卫等机构,对于外边的事情也不是一概不知。

    皇权随时监管着朝廷百官。

    如果说张瑞把早朝定为十日一朝引起非议,那么把上朝时间由卯时改到了巳时(即九点到十一点),更是引发众多学儒们的吐槽。

    “什么这么懒惰不是圣明之主的表现…”

    “什么不应该学着明朝的皇帝那么随心所欲…”

    ……

    不禁如此,张瑞还一改了让上朝的大臣们要跟满清在午门站立等候的方式,变成可以坐在新建立的大会堂内上朝。

    这也让很多老学究觉得“这有违天地君亲师”的儒家理念,不值得推崇。

    君主不让臣子们下跪,有违“君为臣岗”。

    当然,老学究们也就想着喊上两句博关注。真要他们去上朝时,他们又会说句“真香。”

    燚朝的言论相对自由,不是特别的问题,就是骂上皇帝几句也不见得会被治罪。这也是那些老学究们敢倚老卖老的原因。

    事实上,也有不少的大臣因为言论过激喷过皇帝后,忐忑不安的准备等死。结果却发现除了被皇帝回骂了几句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平时该怎样还是怎样。

    而满清的那些汉臣们虽然一直话垢张瑞是如何懒惰,但他们私底下很是羡慕燚朝的大臣。

    别看在满清这边做大臣挺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只有他们才真真明白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整日只能小心翼翼的活着。生怕有哪一天因为一句话就被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