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城烟云 上部(7)

    正文 九城烟云 上部(7) (第3/3页)

那弟弟,你近日就出发吧。”

    一旁,红衣女子白眼瞥了何卫一眼,嘴里小声嘟囔着什么。惹得众人又是一阵苦笑。

    出得阜丰号,二人一路往客栈而行。一边走,何四一边问何卫道:“小卫,你为何不把贝勒爷的推荐信也一并给他?”既然何卫已认何四为亲人,二人间的称谓也自不像之前。

    “四叔,贝勒爷的书信自会好使,但恐伍掌柜视我为以势压人;另外,此时一众关系微妙,我若不慎,怕给贝勒爷带来麻烦。还有,我若无用,无论谁推荐也是无用,我若有用,何须推荐。之前若不给他海樵兄的信,怕是连面都见不上,也是无奈啊!”

    “面是见上了,可这伍掌柜的一点面子也没给你那海樵兄啊。”何四埋怨道。

    “我倒觉得这也是他生意能做到这么大的原因之一吧。做生意的人关系很多,若是谁推荐的人都要用,怕是早已人浮于事了,而且,你我二人若留在杭州阜丰号,有什么事能轮到咱们去做,何谈历练。”

    二人一路说着,一路采买了些赶路所需的物品,回客栈拿好行李,继续出发了。

    半个月后,二人赶到了衢州阜丰分号。进得院来,何卫四周环顾了一下,这分号比起杭州的总号,差距何止千万里。不大的一个小院,区区的五六间房,寥寥的三四个人,给人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与其说是商号,倒不如说是个农家小院更为恰当。见那三四个人有的在打扫院子,有的在喂着牲口,没人前来招呼自己,何卫二人便径直向北面上房走去。

    还未到正房门口,从屋里走出一人,见五官和伍炳文有几分相似,何卫心想这就应该是分号的掌柜了,于是上前施礼道:“小子何卫,见过掌柜的。”

    那人看了一眼何卫,和声说道:“二位稍等一下。”接着便朝正在喂牲口的小伙吩咐道:“小勇,一会套上车,把茶叶给杭州送去,路上注意安全啊。”说完,转向何卫二人,“二位请进屋坐下细说。”言谈举止与伍炳文那久居上位的感觉颇为不同。

    进了屋,何卫把伍炳文的信递到掌柜手里,便和何四一旁落座。掌柜的看完书信,满脸喜色道:“太好了,大哥派你二人来,定能助我打开局面。”说完,冲着院子里那位正在打扫的中年人喊道:“老杜哥,去准备几个好菜,今晚一起给新来的两位兄弟接风洗尘!”

    这一来,倒把何卫二人弄得有点迷糊,叔侄俩对视一眼,心里都是暗想“这伍炳文信上都写了啥?为何让这掌柜的看完竟是这般兴奋?”,何卫连忙说到:“掌柜的,我二人之前可从未做过商号的活计,来您这里就是想做个学徒的啊?”

    “哈,啥掌柜的?我叫伍炳义,不见外的话,今后叫我名字就行。不瞒二位,这些活计我也不会,咱们几个凑一起,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见何卫二人均是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伍炳义也不介意,“哈,二位先去随老杜哥安顿好住处,有什么话咱们一会边吃边聊。”

    和老杜一起收拾好住处,何四帮老杜一起准备晚饭,工夫不大,一桌酒饭准备好。这期间,又有一个小伙回来,于是五人围饭桌坐下,何卫起身,将每人面前的酒杯斟满,回到自己的位置,端起酒杯:“小子何卫和叔叔何四初来,我二人先敬掌柜的和几位一杯,今后还望各位多多指教。”说罢,与何四一同先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见四人多少有些生疏拘谨,伍炳义笑着说道:“大家都不必拘礼,今后咱们几个就是一家人,无需那些客套。”然后给何卫介绍道:“这位年长的是老杜哥,比我还要年长几岁;这小伙是小松,和之前去杭州送茶的小勇同岁,都是十七。”四人彼此寒暄一阵,酒桌上很快就熟络起来。

    通过与众人的攀谈,何卫对伍家兄弟、对阜丰号的了解渐渐的清晰了起来。

    十几年前,安徽徽州新安江沿岸附近一个小村里的伍炳文,联合几个同乡好友,以近三成的年利从村民处筹集到一笔银两,毅然来到淮北,当时适逢道光皇帝改革盐法施行票盐,伍炳文几人抓住机会,通过北盐的购销积累了自己的初始资金,在还清同乡村民银两的同时获得了很好的信誉,之后结识了漕运上的王海樵,生意更是蒸蒸日上。精明的伍炳文在把盐做大的同时,进一步从家乡筹集资金,把触角伸向粮棉和生丝、茶叶等,在杭州建立阜丰号,并陆续在嘉兴、宁波等地开设分号。几年时间下来,阜丰号在资金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成熟的管理模式。只是在近几年,随着江南各地商贾风起云涌,阜丰号的业务在各方面都多少受到了冲击;再加上伍炳文把赚来的钱中一大部分用在了子女的学业和谋官上,生意自然不如前些年那般红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