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消疑虑

    第4章 打消疑虑 (第2/3页)

    丁海杏满脸的黑线,不过想想,她刚才说的轻微的脑震荡,却非常配合地说道,“手指!”

    “很好!”郑医生继续问道,“几根?”

    “一根。”

    郑医生又竖起三根手指道,“几根?”

    “三根!”

    “很好,视线不模糊。”郑医生继续问道,”头晕不晕?有没有想吐的感觉。”

    “头有些晕,但没有想吐的感觉。”丁海杏非常老实的有问必答道。

    “能不晕吗?后脑勺上那么大的包。”李爱国立马说道,笑容可掬地看着丁海杏问道,“姑娘,还记得我吗?”

    “记得,是您警察叔叔和解放军叔叔一起救了我。”丁海杏乖巧地说道,“谢谢!”

    “哎呀!太棒了还记得我。”李爱国高兴地说道,“大夫,我现在可以给她写笔录了吧!”

    “说话条理分明,意识清楚。”郑医生笑了笑道,“现在告诉我你叫什么?你的家人呢?”

    “我叫丁海杏,我爸妈现在住在军区招待所,我们是来部队探亲的。”丁海杏腼腆羞涩地说道。

    “原来是军人家属啊!”李爱国笑道,“看来这军区医院还真是来对了。”

    “没什么大的问题了,在观察一晚上,就可以出院了。”郑医生笑着说道,“不过小姑娘,你有严重的营养不良,得回去好好的补补。”

    粮食紧张,副食品供应更是奢侈品,每当遇见这种营养不良的,郑医生由心痛到了麻木,她每天接诊十个里面七八个都有这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身体浮肿、或者有夜盲症,等等不良症状。

    军区医院只有生病的军人拿到医生开具的条子,才能单独吃小灶,补充营养,也就是俗称的病号饭。

    而像丁海杏这种农村出来的,又不是城镇户口,根本没有资格,所以郑医生才让她回家补补。

    郑医生心里也明白,回家补补只是说说而已,最艰难的岁月才刚刚过去,农村的生产虽然相比前两年大灾大荒的要好。可粮食有它的自然的生长的周期性,所以农村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完全恢复。

    丁海杏乖巧地点点头道,“知道!”心里也明白郑医生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