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骞豆的父亲

    1 骞豆的父亲 (第2/3页)

,因为结局都差不多,又都是在精神和神经上出了问题,结果就都不得好死。

    骞豆的父亲在青年时期和中年时期曾经两度进过牢房,都是替社会下层的人民背黑锅。前一次替贩运井盐到滇缅的马帮兄弟,后一次是被红卫兵设计了圈套,替地总派的地方乡绅带过受罪。如今,当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人们发现马帮的存在和地总派的衍生都是为了最基本的活命,他们全是社会的最底层,因为没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没有了其它赖以存活的生路,全都成为了地道的无产阶级。骞豆的父亲就喜欢为着这些无产阶级干着这些无聊的赖事,他是太把书上的仁义礼教当回事了,没死的时候总是傻乎乎的嚷嚷,“大路不平旁人钏,我要钏尽天下不平路”可骞豆的母亲听到这些话就觉得刺耳,她觉得这样一个男人真是麻烦死了,也糟心死了。骞豆的母亲没有文化,她不想听这些,也听不懂,她认为大路平不平的关咱们家男人屁个事,道路平不平也光靠不了你个穷人,骞豆的母亲会更希望自己的男人在家为自己的女儿钏钏屎尿就够了,那才是做男人最大的本分。

    可是骞豆的父亲从没为孩子做过这些,他教给骞豆的是培花养草,教给她的是多读闲书,教给她确信自己就像池塘里的鱼儿一样无忧无虑,教给她永远固守和热爱自己美好的村庄。就是这最后一点,骞豆母亲真是急跳脚了,成了两个人最不愉快的分歧,骞豆的母亲和父亲为此天天吵架,她不愿意骞豆永远留在没出息的村庄,她觉得如果长大后的骞豆也像她父亲那样留在村庄,保证骞豆会被饿死。

    整个村庄的年轻人都已经出去打工了,没有几个还愿意留下来。然而关于这一点,骞豆的父亲又觉着自己比妻子知道得多多了,按照他的想法,宁可饿死也不要出去。中国正在施行改革,开放的号召正卷起一股狂潮,使得一直循规蹈矩的人民内心里就像注射进了冰毒,骤然间!到处充斥着亢奋、激进、和令人周身欲血沸腾的人格裂变。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巴山的边远山区,已经是政策执行的后半部分,那些在外淘金的村民回到了村庄,他们带回来的思潮和物品就像一枚枚炸弹,不光是炸醒了沉睡的村庄,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颠覆和人类隐形的大迁徙。当村庄里封闭多年的人群一方面就像饿疯了的老鼠,仿佛在濒临死亡之前突然嗅到了食物的酥香;另一方面又像一只骄傲又脆弱的土麻雀,小心翼翼地保护和爱惜着来自绿色世界里最原始的羽毛,骞豆的父亲就是后一种,他遭遇的三次大变革几乎都一样,从相信马帮到帮助马帮,再到固守地总派,再到今天的改革开放,骞豆的父亲到死都不愿意改变。可他抵不过讲究实干精神的骞豆的母亲。骞豆的母亲说,不让骞豆出去可以,那我就出去,不让我出去,我们全家都等着饿死。

    这是大实话,骞豆母亲离乡背井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老两口都老了,母亲和父亲分别在四十五岁和五十多岁才生下骞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