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筹备!(求收藏!)

    第五章,筹备!(求收藏!) (第2/3页)

    “是,公子。”老贾点头道。

    这顿饭,老贾吃的是如履薄冰,每次都等李恪筷子放下,他才去夹一口菜。

    老韩吃的是风卷残云,旋风筷子是照圆了轮,别人还没怎么样呢,大半的饭菜都已经进了他的肚子。

    “作物成熟!”

    “作物成熟!”

    “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东西都吃了,别浪费了。”李恪把手里最后一口馒头塞进了嘴里,擦了擦嘴角,回到了屋里。

    两块儿地的小麦都已经好了,收割以后,李恪看了一下,两块儿地收了572斤小麦。

    盘算了一下,李恪卖掉了一半儿的小麦,然后又买了两包小麦的种子,什么都能停,这农场可不能停。

    没多一会儿,老贾和老韩也吃完了饭,老贾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了一下,两人就各自离开了。

    两人临行之前,李恪把买饭剩下的钱要了过来,又让他们把马车给套好才放两人离开。

    短时间内,李恪只能想到以酒生财这一个办法。

    其实李恪农场中成熟的作物也可以拿出来出售,这才是最便捷的来钱道儿。

    不过到现在为止,李恪还没发现有其他的方法获得农场的金币,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还不能用农场的作物来长时间换取钱财,那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而这以酒生财之道,相比较就要简单了很多。

    唐代的酒,在宫中的时候李恪尝过,怎么说呢,唐代酒的度数很低,别说跟现代的白酒比了,就连小日本喝的清酒度数都要比唐代的酒,度数高很多。

    虽然没测量过,不过李恪觉得,唐代的酒,能比的上现代啤酒的度数就不错了。

    唐代的酒是酿出来的,而现代的酒是蒸出来的,蒸馏的技术,在唐朝的时候还没有。

    李恪确信,只要自己蒸出一些高度酒,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钱的问题。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兜里没钱,就是有再好的点子也没用,所以李恪自己驾着马车,回了长安城。

    长安城的摊位前。

    “你这麻袋怎么卖的?”李恪抖了抖面前的麻袋问道。

    “三文钱一个。”

    李恪左右翻看了一下,“要是装麦子的话,这一袋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