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交州之行(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九十八章 交州之行(三) (第1/3页)

    关羽、张飞、董杏儿三人,曾跟着郭斌进京,黄忠也是浪荡江湖数年的人,见多识广。他们所看到的,是这处宅院的豪华与气派,郭斌这颇晓得一点儿内情的,却瞧着不大对头。在重生东汉末年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郭斌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山野小子发迹成为名震天下的一方豪强,非但吃了许多苦,受了很多罪,其眼光和见识较之普通人也高出极多。

    他虽不能将这一番事情分析地头头是道,可是却晓得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大门也有很多讲究。非但大门的高矮与门前两侧灵兽的大小各有要求,便是大门的颜色,门钉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个门钉,最早是防火用的。源自墨子所说的“涿弋”,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在古代,为了防止敌人用火攻城,便在门上钉上了门钉,每当守城之时,便在门钉上涂满了泥土,起防火的作用。

    至于门的颜色,在汉朝虽未曾明确规定,可朱红色的门板却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汉代卫宏《汉旧仪》说:丞相“听事阁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主,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官署不漆朱红,以区别于天子。而朱门,曾是至尊至贵的标志,被纳入“九锡“之列。所以,朱红色的大门并不是说用就能用的。

    对于这一干典故,郭斌固然不懂,可他却也隐隐知道这士府的大门有点儿逾制了。只是交州僻居岭南,交通不便,朝廷管束又极松散,这擦边球似的建筑规格,自然是没有人提出来了,想来这岭南地方,便是了解朝廷规制的也不多。

    再往这气派非凡的大门两边看去,是一溜儿新近扎起来的简易棚子,棚子中热气蒸腾,烟火缭绕,却正是支着七八口大铁锅,锅中所炖着的,便是香喷喷的白米稀饭。大锅后面站着的是穿着仆婢服饰的男女,正卖力地添柴烧火,而近百个腰悬宝剑门客打扮的人,正在维持秩序。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维持的,这场中众人虽急着打了粥饭带回家中,却均极有秩序地排起了长队,丝毫不见适才在粮店前的疯狂和放肆。在粮食价格疯涨的番禺城中,士家此举,不说其所为的是什么,却无疑是极大的手笔。

    郭斌几人站在远处静静地看着,震惊于士家在番禺城中的权势,竟能使得成千上万饿昏了头的老百姓乖乖儿地排队领饭,这自然并非一日之功。单看这些排队的老百姓竟无一人敢在士府门前大声喧哗,便晓得士家在岭南的地位有多高了。

    眼见得锅中的米粥熬得快熟了,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跃到几个摞起来的粮食袋子上,稳稳立定,道:“各位番禺城的乡亲父老,在下是这士府的管家,贱名不值得一提。今日各大粮店的情况想来各位也了解,咱们朱使君要编练大军,震慑各处山贼,还要北上中原,支援朝廷大军剿灭黄巾叛贼!各大粮店的粮食大都被抽调一空,粮价必然便要上涨,这是朝廷的大事,不能违拗。只是我家老爷可怜这番禺城中十几万老幼,又不方便违背了朱使君的将令,便着我等在府门扎了棚子,煮了粥饭供给列位,还望各位不要嫌弃!”说着便是深深一揖。

    这管家话音刚落,下面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