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剧斗

    第六十一章 剧斗 (第2/3页)

,使得对手摸不清自己套路的时候占尽上风。待对方摸清了自己套路,已然处于完全的下风,想要扭转败局,却是难上加难了。

    这套杖法纯走刚猛的路子,招招大开大合,狠辣异常。如此却正中郭斌下怀:他所学十式百鸟朝凤枪法,皆为基本式,并没有固定的攻击与防御的招式,亦缺乏套路,因此极为不适合先发攻敌。虽然自从与马元义交手后,习得了杖法的部分招式,这些日子以来通过不断的思索与钻研,郭斌对杖法的认识亦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依然改变不了他武功招式不足的弊端。

    而依靠因习练五禽戏而变得愈加敏锐的六识,在对方发招之后随机应变,后发制人,则成了郭斌目前唯一的选择。

    其实所谓“百鸟朝凤枪法”,还有一层意思,童渊并没有解说透彻。

    “百鸟”,亦指代“百家武学”。学了百鸟朝凤枪后,因为缺乏攻击与防御的套路,便需要通过广泛与敌对战,钻研各家武学。

    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增广见识,明白各家武学长短,于对敌时便可愈加有策略性地与其对战。二是为了自创武学。说“自创”,可能有点过了,只是凡学习百鸟朝凤枪,必先学基础的十式。这基础的十式中,蕴含了枪、棍、杖、槊等长兵器套路的精华。可以说,但凡是长兵器的套路,便逃不过这十式中去。

    故学习百鸟朝凤枪者,要习练新的枪法套路,要比常人快了好几倍。悟性高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根底扎实、高屋建瓴,才是其根本所在。因此,凡学习百鸟朝凤枪者,无不是绝顶聪明之人。资质鲁笨之人或可凭借毅力练好前面的十式,于“自创武学”则困难的很了。而像郭斌这样,因穿越而记忆力远超常人的“变态”,一边跟人过招,便能学得对方的武学之人,即便是在当世几个有幸习得百鸟朝凤枪的人中,也是一个异数。

    盖因这种能力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试想一下,你与敌人对招时,不管你用何招式,对方随后均可使出与你所用相同的招式,而且使出来可能比你理解得还要精到,这无疑会给你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于是,张梁对郭斌的压制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压力,因为郭斌没有成套的枪法套路,他从来都不擅长进攻,他所擅长的是防御反击。看到张梁源源不绝地使出较之马元义所用“杖法”更为高深精妙的杖法出来时,郭斌心中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此时的郭斌,双目放光,仿佛见到吃食的饿鬼一般,心中无限期待张梁再多使一些招式。便随手使出百鸟朝凤枪前十式,或拦,或拿,或缠,或顺手一扎,无一不是自然而然,无一不是简洁流畅,又无一不是妙到毫巅。

    只令得张梁愈战愈惊,明明已经处于劣势,明明步步后退,毫无还手之力的样子,郭斌却毫无气馁之色,而是目露神光,面色兴奋。兼且招式简洁明了,仿佛教导徒弟的老师一般。

    师傅教导徒弟武艺之时,往往徒弟费尽气力地一通乱舞,却给师傅轻描淡写地随手破之,这于学习武艺时本是司空见惯的情形,可是在这样生死对战之际,却是很伤自尊心的。

    因此,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明明是郭斌步步后退,处于绝对的下风,可他却面色兴奋,跃跃欲试,丝毫不见气馁;而明明是舞出重重杖影,招招进逼,仿佛已将对手逼于生死绝境的张梁,却横眉蹙目,面露狐疑。正是胜者不见胜,败者不闻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