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户籍

    第六十七章 户籍 (第2/3页)

个户籍,还真是转折颇多,亦多亏了有那十几个伏龙山学堂毕业的学生。

    原来,当初徐庶将制作完成的户籍册交给郭斌时,郭斌都看得懵了:所有的户籍都书写在竹简之上,因此,亦是自右至左,竖排书写。上面写的既简略,郭斌因不知此时的规矩,看得便愈发头昏脑涨,便命徐庶从新整理。

    怎么整理呢?

    第一,全用上好的蔡侯纸。这蔡侯纸虽比竹简贵,却比锦帛便宜得多了,而且轻便易于携带运送。

    第二,全部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每张纸记录一户人家的信息,每户平均为五人,故纸上还有许多留白,便以之作为后加人口等事项记录的所在。如此,一村十个屯,一屯为十户。故,一村一册,一册约为百页。西城区有六个乡,每个乡中分为十个村。户籍在村中及乡中各有一份,于县中亦有一份封存。

    第三,亦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全部写上年龄,此年龄,是周岁。

    前两个均好办,只要材料足够,多花点人力便能做成了。只是这第三点,却有点强人所难了。

    为何?只因此时记录年龄的方式。

    此时的户籍上,一般只记录生身年月,却不会记录多少岁。不是古人不识数,而是没这个习惯。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为何全世界独有处于中华文化圈中的国家有虚岁一说。

    在后世,每个人生下来便有年龄,可是guān fāng记录的年龄往往与老人们所说的你的年龄小着一岁,那便是虚岁了。因此,很多人在不得不写自己年龄的时候,往往会写自己的周岁,看起来年轻嘛。

    那么为何我们会有一个虚岁呢?

    这不是我们的老祖宗们闲的屁股疼,非要给我们加上的,而是我们的老祖宗们所谓的年龄,与后世所谓的年龄根本不是一回事。

    后世国际通用的,是以刚出生时为零岁,计算人出生后已经度过的时间长度的计龄方式。而我们的老祖宗则是出生时记为一岁,以后每到一个春节便增加一岁。

    因此后世周岁计算的是时间长度,乃是精确的长度单位;而我国古代计算虚岁,注重的则是出生后的年份,通俗来讲,指的是年头,是一种较为粗略的计算方法。

    周岁的计算方法很简单,现代人亦没有不懂的,它所代表的含义更为精确;而且以公元纪年来计算人的年龄更加方便快捷。因此近现代以来,guān fāng多用周岁来记录。

    而我国古人所说的“年十五”,指的却是出生后的第十五个年头。以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说明的话,“年一岁”,指的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年头,亦即所谓的“出生便是一岁”。因此,我们可能听说过“年方二八”或者是“年方十五”,乃至“年方一岁”之类,却绝未听说过“年方零岁”。只因人一出生,便是第一个年头了。

    即便是除夕夜降生的新生儿,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亦要称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