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釜底抽薪

    第三百九十章:釜底抽薪 (第2/3页)

肝、鸭肠等等,老太太都爱吃。因为慈禧爱吃鸭子,便因一道“烩鸭条”交了好运。据说小德张能炒几样慈禧爱的烩鸭条、炒干兰豆腐、、等几样菜,慈禧就让他任了“寿膳房”掌案。据清档记载,皇帝每天份例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等等,一天三只鸭子的招呼,可见爱鸭的程度。至于原因,可能是鸭肉清火平气和健脾开胃的缘故。

    【皇帝开饭的时间】皇帝一天下来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早晚两次正膳。早膳在七点到九点,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三点。两膳后,晚上进“晚点”(小吃)。如皇帝临时饿了或想吃点什么了,则随时传进。

    【皇帝用膳三口撤】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吃过三口的菜立即撤下。因为皇上爱吃不爱吃的,都不能让外人知道。皇上用膳时,眼睛看了哪个菜,旁边的太监就会将菜朝挪到皇上够的着的地方,用羹匙舀进布碟。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舀一次后,边将这菜往后挪。假如连吃了三口,太监头就会喊一:“撤”。此后十天半月就不会再有这道菜。

    【皇帝吃饭的术语】皇帝吃饭自有专门的术语。管饭叫“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传膳”的号令一路下去,,直传进御膳房。几十名太监的“传膳”大队,直奔养心殿。

    【皇帝吃饭都摆谱】皇帝吃饭是讲的排场的,也就是“摆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餐120道菜,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后来有的皇帝将120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