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 方家的八卦

    第157 方家的八卦 (第2/3页)

,越想越是心惊。

    事实还真像蔡道说得那样,虽然因为变法的原因,导致王安石在士林之中和百姓当中声名大损,可是,功成名就这四个字还是能够概述他这一生。

    可王安石过得真得幸福吗?

    对比眼前方仲永这一家的儿孙满堂幸福的样子,狄安自己都觉得人生当如此。哪怕像他们一样过得是穷日子,只要家人都平安无事,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蔡道的话又再一次让众人陷入了沉默。

    好一会儿,还是蔡道自己率先打破了众人的沉默,他问道“方爷爷,您考虑好了吗?您打算让那些儿孙和我一起走呢?”

    原来,流水宴开席之前,蔡道和方仲永在屋里,谈了三件条件。这是二人谈话的主要内容,也是蔡道此行的第二个目的。

    第一、蔡道想要借用方仲永在金溪县的名声,大力推广蔡家的种田和养殖技术。

    第二、蔡道承诺,此次进京,可以带上方仲永的儿孙,甚至是孙女,人数不限。

    当然,前提是如果他的那些儿孙愿意和蔡道一起进京的话。

    不过,他还特意指出,刚才那个愣头青,也就是方大静,蔡道是不敢把他带到身边的,如果把他带进京城,那不是提携他,而是去害他。

    再说,方仲永自己年事已高,并不适合再远离故土,家里还必须留个人照料他们夫妻。

    第三、蔡道希望方仲永能够再次出山,教人读书认字。

    蔡道可以先出资帮助方仲永在方家村开办一间大的私塾,也不求他能教出个进士,只要是村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幼,教会他们或者她们识字就成。

    蔡道自己在孝慈里就是这么做得。现如今,孝慈里的私塾已经扩建为一片大的学校,不但凡是孝慈里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在其中就读,就连周边的乡里,只要交钱,都可以到其中学字识数。

    方仲永因为王安石的那篇文章,被当成了反面教材,在金溪县还有名声吗?

    答案是,当然有。

    方仲永家世代务农,如果按后世那个特殊的时期划分的话,他家成分应该是中农,家里有那十几亩良田。

    可他家并不是豪族,如果不是顾忌他过往名声的话,他家里这么多壮丁,早就被官府派遣的差役折腾的不像样了。

    不光是官府,就连方家村里其他人在看到方仲永的时候,也会露出畏惧的眼神。

    如果,方仲永按照蔡道传授给他的技术,种田养猪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