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 吕公著病逝2

    第378 吕公著病逝2 (第2/3页)

    这个五路伐夏之战,由败转胜的罪魁祸首——高遵裕,如果不是蔡道进言的话,他就仅仅是被贬到荆湖北路,在那个里汴梁城不是太远的地方养尊处优呢。

    不处理高遵裕败军之罪,真得是因为这厮是太皇太后高滔滔的亲伯父吗?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个愿意,宋神宗之所以没有重处高遵裕,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颜面。

    还有那个徐嘻,很多人,包括蔡道都已经一再警告过宋神宗,千万不能任用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书生干预军事。可是,宋神宗却仍然一意孤行,没了历史上的永乐城之败,徐嘻却被安置到了兰州城。这一次,蔡道虽然暗中让沈括丢了官职,却让他避过了永乐城之败的罪责。

    结果呢?

    自然还是没有好结果,种谔那一次也被坑惨了。他是深受其苦啊!

    种谔负责镇守的兰州城,却被徐嘻这个书呆子给丢了。

    至此,五路伐夏时仅存的胜果,也被宋神宗那神一般的识人能力给彻底葬送了。

    仅就这一点而言,宋神宗却和宋仁宗有着极为相似的共通点。不过,宋仁宗当政时期,和西夏之间战争,更多的是在防守的时候遭受了非常大的失败。

    高滔滔休养生息的策略的确是对百姓们有利,不过,这却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风调雨顺。

    特别是北方地区,田地里每年只能耕种一季的粮食,如果风调雨顺的话,老百姓们即便是没有寸土的佃户,也能生活的很好。

    可是,一旦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地方官员上下齐手,贪污日常的税收和朝廷拨付的救灾粮食。这样与民休息的政策,也就很难见效。

    况且,如果,大宋朝汴梁城里的仓库和归属于皇室的内库中没有足够应对灾年的粮食的话,那别说安居乐业了,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更是成为了空谈。

    这个世空,就是因为蔡道的存在,才让宋神宗推行了那个藏富于民计划,让在王安石变法中得到的粮食和财物,并没有留下来太多,而地方的府库和常平仓更是被他在暗中主导的硕鼠计划掏空了。

    就这样,连续三年的干旱,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