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进长生路 第二十八章 筑基与教训

    初进长生路 第二十八章 筑基与教训 (第2/3页)

丹的药力实在是过于强大,在帮助李毅成为筑基期修士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剩余药力留在了身体的各处。

    不过,可惜的是,大概是很少有人奢侈到,筑基时一次性花费四枚筑基丹。在李毅所收集的各种关于筑基的玉简中,从没有关于这种情况的论述。自然的,他的手头也没有合用的筑基期的功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筑基丹的药力白白的浪费掉。

    李毅很不甘心,再次运转起天星宗的基础功法,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吸纳着残余的药力,能吸一点是一点。

    不成想,筑基丹不愧是价值数千灵石一枚的高级丹药,即使是残留药力,也是十分庞大,虽然功法并不合用,比平时用各种精进修为的丹药修炼的速度还要快上不少。

    于是,李毅静下心来,进入了深层次的入定状态,任由法诀操控着灵力,一遍遍的循环着,享受着灵力暴涨的快感。

    直道药力全部吸收完成,此时李毅已经彻底在筑基初期稳定下来。

    李毅略微活动下手脚,感觉到有些不对,额前的头发比先前长了很多,几乎遮住了眼睛,定睛看去,静室的地面上,竟然出现了薄薄的一层灰尘。

    李毅心中一动,自从他进入静室以来已经是半年有余了。

    这半年里,他终于成功进阶筑基期,成为了修仙界的真正一员,距离长生大道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时之间,李毅百感交集,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令他愣在当场,细心的体味着心境上的变化。

    良久,李毅自沉思中回转过来,自觉在心境上又有了不小的进步,完成了从练气期弟子到筑基期修士的转变。

    感慨之余,李毅迅速收拾好静室内的物品,脚步轻快的离开了。

    白杨是一名天星宗的普通弟子,算是天星宗附属的一个修仙家族的一员。这个修仙家族规模非常的小,统共只有三人拥有灵根:白杨,白杨妹妹和白父。

    白父的修为最高,是一名筑基期初期的修士。

    七年前,白父在一次外出中,不幸身亡,只留下了白杨和他的妹妹。当时,白杨只有十七岁,他的妹妹更是刚满十岁,不过是刚刚踏入修仙界而已。兄妹两人在得知父亲身亡的消息后,仿佛天塌了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白父人缘不错,又是在做宗门任务时,不幸遇难的。

    天星宗为了体现宗门的人情味,也为了激励他人为宗门多做贡献,在白父身亡的消息传回来后,第一时间将白氏兄妹接入山门中,成为天星宗的弟子。

    天星宗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今后的道路,还是要靠兄妹俩独自走下去。

    可是,两人实力低微,宗门内又没有靠山,每月只能领取一些简单的杂务来做,可想而知,修仙的道路走得很是艰难。

    白杨作为兄长,在父亲身亡后,曾经在其父的灵牌前发誓,要好好的照顾妹妹,务必使她一生平安快乐。

    修仙者并不都是新心性凉薄之人,也有很多至情至性的人,至少白杨就是这样的人。

    眼见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兄妹两人最多修炼到练气后期,筑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他在认真思考了几天后,毅然决然的下定了决心。

    从那天起,他开始背着妹妹,专门去接一些耗费时间很长,需要耽搁大量的修炼时间,但收益还算丰厚的杂务来做。

    看守静室就是这样的一种杂务,这项杂务,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很是耽搁修炼,凡是稍有上进心,有希望筑基的弟子都不愿意去做。

    这项杂务又不像看守地火室那样,是一个肥缺。要知道,天星宗弟子数万,地火室却只有那么一处,仅仅开辟出了数百间地火间,上品的更是只有数十间,僧多粥少,可谓是抢手之极。要想预定一间地火间,往往要排上大半年的时间。

    有些弟子为了能够更早的使用上地火间,或者是订到上品地火间,不得不重金贿赂看守弟子。

    而静室则远远没有地火室那样抢手,何况,即使有人贿赂,看守弟子也要敢收才行。前来静室的弟子都是准备在这里筑基的,谁知道这些人里,哪一个会成为那十里挑一的幸运儿?成功进阶筑基期!

    万一得罪了这些筑基期修士,度量大的倒是好说,最多不过一笑了之,不会与他们这些低阶弟子多做计较。但要是遇到了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那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这一日,白杨准时来到静室,又开始了看守静室的工作。

    如同往日一样,刚一来到这里,张青就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