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密信

    第十三章:密信 (第2/3页)

信,你再带给兄长。”

    “你们难得回来,今天晚上就住一晚,明天回长安也不迟。”

    母亲边说边吩咐王晶收拾好客房,让嫂子们几个好好休息。

    晚上,王莽回到自己房间,兄长王允给自己写信到底有什么事,来到这个世界后,从母亲口中得知,兄长王允是他父亲的养子,比自己大十五岁,去年才做了法曹吏,当然也是因为姑姑的原因,王莽这一房极不受王家的几个伯父待见,主要是父亲去世得早。兄长也是极有学问,做了官以后经常接济家里,去年才成了婚,也就是给他捎信的嫂子,不过王莽对这个兄长也没有什么印象。

    王莽去掉火漆,打开木盒,从中拿出木牍一片,拿起一看,这个时代还没有纸张,只好用规整的木片来代替,只见木牍上写着:”弟莽见字如晤,兄于长安就法曹吏已一年有余,至今思母及莽弟也,余于尚书府中公牍偶见有绣衣卫于渭郡李庄公干事宜,恐于母及莽弟不利,时皇姑恰有所指派,便令汝嫂及管事王兴询问详尽事宜,安全为上,若事有急,便来京城相聚......。兄允为弟寻得一名师,日陈参,精于诗书礼易,若弟以为可行,可来长安游学,以成圣人之学......,阅后即焚。”

    王莽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大哥给我的书信,告诉我两件事,他知道绣衣卫肯定是来了李家庄,叫自己小心,如果事情紧急,便带上母亲到长安去投奔他,第二件事他帮忙找了个老师,是个大儒叫陈参,有时间就去学习。

    大哥还是个谨慎人,知道这是从公文中得到的消息,怕走露风声,阅后即焚。王莽随手将木牍置入炭盆中,不久便化作一堆木灰。

    王莽想了想,要不要将实际情况告诉兄长,想想,还是含糊其词好。执起笔来,哈了口气,在木牍上写道:“兄见字如晤,母亲与余一切安好,至于兄陈情绣衣卫来我李家庄公干一事,庄中全体人员均未见其踪迹,况山中野兽极多,是否丧于野兽之口也未可知,兄之所忧,乃明见也,遇有事急,便同母亲来长安。至于游学一事,弟年纪尚小,余十岁再游学也不迟。......阅后即焚。”

    王莽写了封倒文不白的信后放在木盒中,照样用火漆封口,检查了一遍后,伸个懒腰,任务完成,放心地躺在床上,沉沉地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正做着美梦,一只手轻轻地拍打着他的额头,“公子醒醒......,公子醒醒......。”

    猛然一惊,睡意全无,见七叔笑嘻嘻地站在我面前。

    “七叔,你深更半夜的,不睡觉,装鬼吓人啊。”

    “公子小声点,巨子让我来问一下公子,你家兄长派人来,可否有什么急事。”

    王莽一起身,坐了起来,便将兄长写信的内容告诉了七叔。

    “七叔,你说现在我们怎么办,朝庭的三名绣衣卫在李家庄失踪,肯定会查到我们的,他们在郡城里留有公文,尚书令石显和皇帝知道这个情况,我姑姑担心会牵连到王家,才让我大哥派人来询问。”

    “公子不用着急,今日李家庄附近也发现有三拨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