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三辅臣分庭抗礼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320章 三辅臣分庭抗礼 (第1/3页)

    刘奭与宣帝的分歧就在于此,宣帝对官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稍有不甚就会受到重罚。刘奭看不下去,曾当面顶撞宣帝,当时把宣帝气得浑身发抖,差点当场就把他废掉。

    刘奭却满不在乎,不当这个皇帝,琴棋书画,经史子集才是他的菜,够他研究一辈子了。

    他会为一曲高雅的乐曲而痴迷,会为一个女人的离去而伤心,但是,却不会为没有得到皇位而难过。

    “皇帝位,管他呢,谁稀罕!”

    从这个角度看,刘奭是十分不幸的,幼年丧母,青年丧偶,不幸的事后面还会继续,但最为不幸的是,他坐了不该坐的位子,没想到,国运从此衰微。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刘奭又是十分幸运的,他这样的才子,居然还是有不短的皇帝命,无数人修了八辈子日想夜想也不见得有这样的命。而且以他的仁弱,没有碰上强悍的太后以及刁蛮的皇后,能得以善终的确是幸运了。

    公子哥是做不了了,那就认命得了。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当刘奭忐忑地一屁股坐在金銮殿上时,居然就粘在了那里。

    望着后宫成群的佳丽,他的情伤竟然奇迹般地不那么痛了。

    他发现,他的每一句话,臣子们都得洗耳恭听,大多数时候,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就连那些当初成天在他面前高谈阔论的儒生都得毕恭毕敬,谨言慎行,生怕说错了一个字。

    以刘奭的聪明,他知道这是皇权带来的变化。

    老实说,刘奭还真觉得这种变化有点变扭,他是个能容忍屈辱和不适的人,他宁愿被生活牵着鼻子,也不愿意去问为什么。

    这就是刘奭,他的身份,他的地位改变了,但是刘奭却不会变,不用去指望刘奭会突然变得刚强而仁义。

    刘奭最为倚重的自然是萧望之。

    萧望之才高八斗,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他与周堪搭档,可谓相得益彰。

    萧望之为国操劳的同时,还不望向刘奭推举人才。

    这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刘更生的年轻人,刘更生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成帝时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可能就有所耳闻了,他的另一个名字叫刘向,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也有个出色的儿子叫刘歆,父子两在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刘更生是前宗正刘德之子,他目前很年轻,不到三十岁,却受到萧望之的赏识。

    萧望之何许人也?在辅政大臣中,他名义上排在史高后面,可明眼人都知道,史高肚子里没货,只能靠边站。

    因此,能让萧望之看上几眼的人,都不得了,更别说欣赏。

    刘更生这个年轻人确实不一般,他不但得到了赏识,而且受到了重用,他在萧望之的举荐上,职任给事中。给事中是近臣,职责是陪在皇帝身边,为皇帝的决策和行为查漏补缺。

    萧望之欣赏的另外一人叫侍中金敞,金敞是金日磾的侄子,他的父亲金安上与金日磾都是出名的正臣,虽说有匈奴血统,但是对朝廷忠心耿耿,金安上在霍氏谋反一案中因严守宫门立功,官至建章宫卫尉。

    金敞继承了老金家的优良传统,以犯颜直谏为荣,所以很受萧望之器重,被任命为侍中。

    有了这么厉害的师傅和这么正直的臣子,刘奭的日子是相当好过的,即便做不到父亲那样的好名声,做个七七八八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事实上,这个好的开局的确维持了足足的两年时间。

    直到史高的心里出现了极大的失衡,才打破这个局面。

    史高名为辅政大臣之首,却始终说不上话。

    他说不上话也怪不得别人,水平就摆在那,也无话可说,一开始,他也挺想得开,没有把它当回事。

    萧望之周堪是众所周知的名儒,把活给他们干的确是应该的,因此,他也有意退居人后,做个有名无实的首辅大臣。

    史高本以为皇上会念在他谦逊大度的份上,对他更加看重,更加尊敬。

    不过,史高的算盘错了。

    他成了一个完全透明的人,或者说有他无他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