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纺车和织布机

    第133章 纺车和织布机 (第2/3页)

质,陆轻轻让人将这些纤维用手初步撕扯、理顺,长归长短归短地分成一束一束,然后在针梳上梳理。

    这个针梳是陆轻轻亲手做的,取大的硬木块,一面削出密密麻麻的一指长短的均匀木刺,握持着亚麻纤维的一头,在这针梳上梳理,短的、杂乱的纤维,还有麻木麻屑就被梳了出来。

    一开始梳理的阻力很大,麻束断裂很多,陆轻轻想了想,发现自己漏了很重要的一步——润滑。

    她弄了点动物油,牦牛身上弄来的,气味小,细细地给麻束抹上一层,这样再梳理就容易多了。

    在稀疏的针梳上梳过,还要去密集的针梳上二次梳理,这样得到的麻束不仅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已经十分顺且颇为柔软,陆轻轻称之为粗纱。

    照理说,粗砂还要经过煮、漂之类的工序才能制成细砂,但这个步骤陆轻轻真不懂了,就以后再说吧。

    她让手巧的人将这粗砂分成一小束一小束的,像搓绳子那样一段一段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长麻条,同时微微牵伸拉扯,尽量地使这长麻条细一点,然后就是重头戏了,上纺车!

    对,陆轻轻弄出了纺车。

    她弄的是手摇纺车,脚踏的略复杂些,以后再慢慢进步。手摇纺车结构非常简单,一个底座,一个支架,一个轮子,一个摇柄,然后还有一个锭杆儿,她花了两天时间在木匠队的帮助下打出来了。

    一人摇着摇柄,另一人将长麻条一头系在锭杆儿上,摇柄带着轮子转起来,然后又通过传动绳带动着锭杆儿哗啦啦转得飞快,拿着长麻条的那人要力度适中绵和有力,先是让长麻条跟着锭杆儿的旋转,这叫绞纱,一边绞一边牵拉,那麻条就不断地变细、抽长,一段麻线就被慢慢扯出来了。

    麻线绞得差不多了,便缠绕到锭杆儿上,然后又去绞下一段纱。

    一开始大家手生,纺出来的麻线粗细不均,且总体太粗,还要进行第二道纺、第三道纺、如此练过几日就很熟练了,而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