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洪武三十年

    第841章 洪武三十年 (第2/3页)

动腿,给俺找个马公车来,送老汉去车站。”

    马公车没有马反而是由人力拖拽,车上有一排座椅和雨蓬可以供两个人同时乘坐是一种短途交通工具,至于为什么叫马公车自然是和马公蛋一个道理。

    因为轻巧便捷一个人可以拉着两个人满大街的飞奔,马公车一经面世便广受欢迎,不少的轿夫都改了行,每天守在青楼酒肆车站码头等生意,五个铜钱起步每多走一里路便多收一个铜钱。

    人贩子无奈叫了个马公车过来,“车给您找来了,是橡皮轮的车坐得舒坦,车钱也已经给过了。”人贩子将老崔和那个高丽婢送上车,“您可看好了,要是跑了您怕是追不上。”

    橡胶是数年前从婆罗洲传到大明来的,橡胶做成的车轮可以充气坐起来舒坦,自从有了橡胶车轮,自行车便开始真正盛行,给女儿家弄一个辆自行车做嫁妆已是当下的时尚。

    除了橡胶之外,从婆罗洲传来的还有一种治疗疟疾的好药叫什么金鸡纳霜,以及一种叫马铃薯的粮食产量堪比红薯。这岛上有这许多的好东西从前都没有发现,多亏了渤泥王常茂在蛮荒岛屿上劈荆斩棘才开发出来。

    “跑了也不会找你!”老崔又把手伸到人贩子跟前搓搓手指头,“把那两文钱给老汉,你说过要请老汉吃枣糕的。”

    人贩子哭笑不得又给了老崔两文钱,“您这般抠门也不知道是不是方山出来的。”

    “年轻人懂什么,再大的家业也是一文文攒下来,能省一文便是一文。走,去车站!”

    老泥鳅敲敲拐杖,车夫迈开腿小跑起来,黑色的充气橡胶轮胎行在水泥路面上异常的平稳直奔车站而去。

    瘦小的高丽婢坐在老崔的身边,耷拉着脑袋沉默不语,肚子却咕咕的叫个不停,老泥鳅伸手摸摸她的脑袋叹口气道:“也是可怜。”

    “找个卖吃食的地方停下来吧。”

    车夫放慢脚步扭头回道:“老丈前头有家卖豆脑的小铺子,味道不错,您看可行吗?”

    “好,就吃豆脑吧。”

    车在一个小铺子跟前停了下来,车夫扶着老崔下了车,老崔把手里的两文铜钱塞到车夫手里,“这里离车站不远了,不要等老汉了你去做旁人的生意吧。”

    车夫谢过便拉着车走了,老崔带着那高丽女娃进了铺子,铺子里没什么人就见一个穿着小学校服的少年蹲在水盆前刷碗。

    老崔见了不由得惊讶出声,“虎子你咋在这里刷碗……”话说到一半就一拍脑袋,“是老汉糊涂了,虎子今年应该快四十了,还是锦衣卫的大官,怎么会在这里刷碗。”

    不怪老崔认错人,这少年当真和安虎子有七八分的相像,听见老崔的话就笑呵呵的起身用抹布擦了擦手,“老公公认得家父?”

    “哦?你是虎子儿子难怪如此相像!老汉从前跟你爹可是熟悉很,他还差点当了俺的孙女婿呢。”

    “哎呀,还有这事,老公公赶紧坐下好好跟晚辈讲讲我爹的旧事。”少年殷勤将老崔坐下,一脸的八卦。

    老崔笑呵呵的道:“老汉可是来吃东西的吃饱了再说,可还有豆腐脑吗?”

    “有的!有的!”一个老妇拿着一瓶酱油进到铺子里,指着少年骂道:“勇哥儿还不去客人盛豆腐脑!”

    等老妇瞧见老崔的模样,一个哆嗦手里的酱油瓶子就掉了下来,还好少年手快一把接住,“奶奶你这是咋啦?”

    老妇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