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永熙

    第855章 永熙 (第2/3页)

到您庄子上请您呢,正巧儿您在这儿奴婢也省得跑一趟了。”

    “真难为她眼下还有这个心情。”马度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回道:“按理说本公原该去给太后诊治的,只是她的头风发作起来动不动就十天半月的本公吃不消啊,眼下本公有要命的事情出一趟远门,等我回来再说。”

    宫女急道:“公爷留步啊,这次太后真的是头风发作了!”

    “那就更找错人了本公不擅长这个!”马度一个箭步窜上车厢,“五六快去码头!”

    熙,光明、喜乐、兴旺之意。永熙便是大明王朝第二任皇帝的年号,虽然只是美好的愿景,可是这七年却是实实在在。

    没有战争、没有灾祸、甚至没有沉重徭役,大明的农税并不曾减免,可朝廷却在永熙二年免除了徭役。

    虽然朝廷依旧可以征调民夫,可是干一天活就要算一天的工钱,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解放,让更多的人脱离了土地开始从工从商百业越发的兴旺繁荣。

    应天的人口早已不下百万,内城已经放不下了,因着有火车站正阳门外已经成了新的商业中心。

    李岩出身商贾之家,却有幸考入了皇家书院。毕业后在工部做了一个小官,可做了两年便不耐烦了,之后辞了官职开始做买卖。

    老爹被他气得半死,差点没将他逐出家门,不过几年下来他便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现在城中有过半的房产都是他开发的,人称外号李半城。

    他从工部出来脚步匆匆的赶往火车站,心中喜不自胜,今天他拿到了一份天大合同——建长江大桥。

    徐国公有一句名言,“人要没点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建长江大桥就是李岩最大的理想,他在书院学了多年的建筑,当年的毕业设计就是建长江大桥,被同窗取笑多时,直至今天都是建筑科的笑料。

    现在他家大业大,他自己就有充裕的钱财建造长江大桥一雪前耻,只是这样的工程少不得朝廷批准。

    托同窗好友往上递了折子,结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不仅仅是钱财的问题,不少官员斥责说这是在动大明根基,长江天堑是应天的天然屏障,若是修了大桥哪儿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