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张五六的春天

    第136章 张五六的春天 (第2/3页)

一个家伙怕不是得用上两三千斤铜,要知道铜所代表的就是就是钱,老朱现在可没有这个财力。

    不怪他陷入思维陷阱里面,实在是因为现在的盏口铳基本上都是铜铸的

    马度却告诉他,没打算用铜铸造而是准备用铁,焦玉立刻恍然大悟,连连称妙,老朱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铁,只是他没有用铁铸炮的经验。

    他没经验,马度就更没有经验了,只多了一点知识和见识而已。很遗憾这些知识并不是从高大上的《大百科》里得到的,而是那本在洪都就被烧掉的穿越得到的。至于见识嘛,那是他曾经在古代军事博物馆见到过洪武十年铸造的铁炮,虽然差着十二三年,但是工业技术却没强到哪里去,别人造的,马度一样也能造得。

    第一件事情就是按照两人琢磨出来的图纸做泥模,反正这东西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浪费人力,总共做了大概二三十个以备不时之需。

    想让泥模干透,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了。泥模中如果残留太多的水分,在铁水浇铸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炮身里面留下蜂窝小孔,很容易炸膛。

    为此还建了一个火窑,在泥模成型后在送到里面烘烤之后再继续的晾晒,可以大大的缩短时间。

    至于为什么不用更铁模浇铸?那是因为铁的导热性好,冷却快,,铁水还来不及析出更多的石墨就开始凝固了,做出来的铁炮白口化很严重,比较硬脆,铸造出来的铁炮性能不佳很容易炸膛。

    晚清就大多就是用铁模铸炮,为了保证性能,最后只能依靠堆砌的方法增加壁厚来解决问题。马度清楚的记得他曾经看到的那一门洪武十年铸造的铁炮,虽然炮身并不粗,但是口径却很大。

    后世里考古的人员,曾经把明朝的铁炮和晚清的铁炮做过科学的对比,发现明朝铁炮是灰口铁,晚清的铁炮属于白口铁,两下里差了不少。

    马度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扯到了蛋蛋就不好了,要是战场上火炮炸了膛,伤到了老朱的某个爱将,老朱肯定要来找他算账。

    在泥模没有干透之前,马度无事可干,他原想着改进一下简易手雷,把它做成后世手榴弹的样子。

    听说用铜丝和玻璃粉做成的导火索,就可以引燃硫磺继而引燃火药,一战时德国就这么搞过。

    马度把沙子和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