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孔家

    第266章 孔家 (第2/3页)

是少数民族也是皇权最巅峰的时代,孔家人这才有机会在宫中驰马。

    虽然历史上没出几个出色的人物,但是孔家人却能把这种尊荣延续两千年,除了有一个好祖宗之外,他们还是有大绝招的,那就是道上一句,皇帝最牛!皇帝最大!

    不论是谁当皇帝谁掌权都要去谄媚一番,蒙元、满清、袁世凯,甚至是……呵呵,别说什么延续儒家传承,儒家早已根深蒂固,儒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他们,说到底不过是了为了富贵荣华。

    对万圣先师马度不乏敬意,对他的后裔好感缺缺,但是他不会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人,千年世家总有知晓民族大义的,当然也少不得不肖子孙。毕竟“哪里都有一部分人是狗”,这是他们自己人说的。

    比如袭封衍圣公的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端友,就曾在金兵南下之际背负孔子雕像随驾渡江后定居衢州,成为孔氏南宗始祖。

    至于留在曲阜的这一支,当初为了衍圣公的封号可没少捧忽必烈的臭脚。纵然忽必烈一代雄主也被他们的节操给震惊了,最后只说:“尔等皆回,务要竭力苦读,若果有才华,朕方能封官”。忽必烈又找来南宗的人,南宗的孔洙就把衍圣公的头衔主动让了出来,忽必烈赞道:“乃真圣人之后!”

    世间真真假假最是难辨,老朱就是个睁眼瞎,占了衢州多年也不去找孔家后裔,等徐达一占领曲阜,就请当代的衍圣公孔恪坚去应天。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登极大典上捧自己的臭脚。

    老孔显然忘了当初祖上跪舔忽必烈的艰辛,装逼称病不去,让自己的儿子孔西学去。老朱好面子讲排场自然不愿意,干脆不要了。

    老朱很生气,虽然他没发话,底下人可明白着呢,这不今年收了秋粮就有人来家里征税了。开玩笑,孔家就没有交过这玩意儿。

    孔恪坚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他身体确实有点毛病,可要说去不了应天那是假话,从曲阜顺着京杭运河直达应天,不会太辛苦。

    想想祖上为了衍圣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