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大片的玩法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485章:大片的玩法 (第1/3页)

    《天下无贼》算得上大片,当然这个标准是以内地04年拍摄的电影来说,如果与好莱坞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哪怕是跟内地十年后的电影相比,也只能算是中小成本电影,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大制作了。

    三千五百万元成本在04年这个时间段真不算小,能有这么多拍摄资金内地导演总共也才那么几个人,数来数去无非就是张一谋、陈凯哥、冯小钢外加一个姜闻,简单点来说不是内地一线大导演没有拿到大投资的可能。

    从九十年代开始,面对好莱坞大片的侵袭,两岸三地的电影人也在尝试走大制作的路线,然而整个90年代,限于有限的市场跟落后的制作方式及技术,本土制作的华语片的最高投资也不过几百万美元,与好莱坞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实在无法称为“大片”。

    九十年代中后期谢进拍《鸦片战争》,投资成本是一个亿,相比以往的投资成本堪称内地巨片,只可惜票房不如人意,导致谢进几乎从此封镜;陈凯哥拍《荆轲刺秦王》投资七千万,最后却亏得投资人想跳楼,而作为导演的陈凯哥也需要用好几年时间去拍电视剧、拍小成本电影慢慢蓄势才能再次拍摄大片。

    这两部九十年代大片正向的作用就是让横店发展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有了些许慰藉,国内影视行业因此沾光,只是拍片的导演就难受了,不管电影的评价如何,不讳言的说他们在投资方眼中的价值降低很多。

    《英雄》的横空出世拯救了低迷的电影业,票房成绩上破了一系列内地华语电影票房,更是给电影业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国内电影业的大片时代,尽管它有争议,但这件事却毋庸置疑。

    《英雄》带来的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模式让内地电影圈的大多数人眼前一亮,总算搞明白了大片应该怎么拍,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从前期的策划筹备、类型片明星制,到拍摄制作、最后宣传发行,《英雄》呈现给人们的,是一整套迥异于国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