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角色

    第104章:角色 (第2/3页)

霍剑起绝对不同意这个说法,他认为这是一个关于艺术、情感、生活、爱情的故事,案件只是男女主角遇到的事情,不是电影的全部内容,所以一开始他的打算就是拍一部爱情片,只是加入了警匪片的元素而已。

    周白觉得邰林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热爱艺术,一方面又要做着不适应的工作,现有的生活与他所希望的生活完全相反,在他遇到刘云起,这种矛盾便不断地开始拆磨他,让他在情感与事业的追求中抉择。

    影片是以邰林的视角作为开场的,带有一点人物自己想象出来的理想化色彩,让角色内心的纠结痛苦淡化了不少,周白打算从角色成长的角度上去演绎这个角色,情感的变化才是核心。

    一开始男主角遇到女主角时所带来的震撼,跟现实工作的无奈,让他变得不耐烦,他用这种不耐烦掩饰自己对浪漫对艺术的渴望,到他不得不去调查自己女朋友时的痛苦,他用这种痛苦掩饰自己内心秩序的崩塌,到他最终奋不顾身从桥上纵身一跃的决绝,这不单是成长苦痛历程,实际上也是关于如何追寻内心信仰的故事。

    尽管邰林不像刑警的刑警,可他是有受过警校训练的底子,这种痕迹不应该完全没有,周白觉得很有必要去体验一下关于刑警的工作,所以托了常妈帮忙,找了城西公安局一位老刑警帮忙,可以适当的观察一下刑警的工作状况。

    除此之外邰林还是个文艺青年,他身上应该带着那种文艺气息,所以才不像刑警,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文青,还是喜欢画画的文青,这些也不能无视。

    演员的生活体验有多重要就不说了,章紫怡为了演好招娣这个角色,被老谋子下放到农村体验了一个月的农村女孩生活,原因很简单,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生活习惯生活气息都不一样,如果不体验生活,很难把符合角色的设定。

    周白为了演好骆长余,专门找农村教师去讨教,找真正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搜集资料,找遍整个图书馆,甚至他还跑到农村小学去观察,就是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