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已经枯萎的百花

    第153章:已经枯萎的百花 (第3/3页)

度最高,参与性最强、普及面最广的群众评奖活动,最火时群众投票数以百万计,刊登选票的《大众电影》期发数在80年代初高达960万份,那时候想买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80年代的时候,为了能投自己喜爱的电影和演员一票,很多影迷凌晨就在报刊门市部前等待,每一天买杂志的地方都是人头涌涌。

    90年代之后,国产电影不景气、电影杂志也不景气,发行量减少了就导致给了许多人可以钻的空子,这东西一旦有漏洞,一些获奖心切的人和制片公司剑走偏锋,于是买奖之风盛行,闹奖更是见怪不怪,所以权威性一落千丈,公信力基本等于零。

    为什么买奖呢?当然是因为利益,这玩意投入小,收获高,不买就吃亏,买了不上当,还一本万利呢。

    很多演员是体制内的,买了奖就可以涨工资,也可以提职称,甚至直接当领导,拿奖之后在单位可以分房子,不是体制内的可以出国拍戏,大幅度的增加片酬,经纪公司可以提高广告价码,这简直是一种捷径。

    93年之后百花奖获奖片和获奖人的具体选票数就直接不公布了,那里还有什么观众,都特么是演员啊。

    幸好金鸡奖跟百花奖的定位不一样的,金鸡奖号称电影界权威,是专业的电影奖,也就是俗称的专家奖,因为百花奖基本上已经被那帮孙子给弄死了,所以上面一看这样不行,得改革一下,不能堕落,所以今年的评奖是专业性第一。

    影协其实之知道“双奖”有信任危机,百花奖已经堕入深渊,救无可救,可金鸡奖还有机会,还值得抢救一下,今年才弄了改革,但是具体改革效果如何,许多人依然持悲观的态度,因为太注重形式,固步自封,忽略了电影艺术本身,那也只是打一针激素罢了,过后就还是该衰弱衰弱,该gg就gg。

    或许大家不知道的是,现在金鸡奖还强调公正性,艺术性,过几年连这些也没了。

    给面子来参加就有奖,什么双黄蛋,三黄蛋能弄几个弄几个,勉强维持着你好我好全都好的局面,导致这个奖项含金量一掉再掉,金鸡变成了激素鸡。

    感谢失火的天堂同学1000币打赏,感谢小涂5同学100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