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荒山变良田

    第十六章 荒山变良田 (第2/3页)

车上的轮子连了起来。

    “放水。”包拯对在上游的包春喊到,包春打开了他们辛苦修建的新渠道上端的闸门,水流借着地势迅速的冲了下来,进入到了最下端的圆池之中。

    “哈哈,哈哈.....”人群中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包三公子,你这是真正的水归大海啊,溪水从上游流下来经过新修的渠道又流回溪里,溪水在那里转圈玩呢。”村民们忍不住和包拯开着玩笑。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溪水流入圆池后又从池子底部流出,回到了溪流之中。

    “等等......”这时有人看出了端倪,只见随着水流的加快,圆形水池上的那个木轮竟然转动越来,通过皮带拉动了水车上的木轮,水车的龙骨开始移动,将溪水一点点的向高处运去。最后从水车最高处的出水口流到了田地之中。这股水流虽然不大却是真正的在滋润着田地。

    过了一会儿大家更看明白了,上游的溪水不断的流下来,水车就在那里不停的运转,既不用人力,也不用畜力,虽然慢却能持续不断的向上提水,这块田地终于不用缺水而发愁了,这下子荒山真的要变良田了。

    “包三公子真是神人哪,想当年诸葛亮造木牛流马,自己运东西,包三公子造的水车自己提水,包三公子比诸葛亮也差不了多少。”村民们这次是真的叹服了,不吝用能想到的最好的词语称赞着包拯。

    “过讲了,过讲了,这只不过是知识的力量,是多读书的结果。”包拯急忙谦让道。

    包拯说这是多读书的效果倒没有欺骗村民。因为静静给了包拯这样一本神书。之所以称为神书就是既实用,又便宜,神书的名字叫《怎样制造木制旋桨式水轮机》。这书成书在艰苦奋斗的年代,专门在简陋的条件下干实事。说它便宜因为只花费了包拯10点善恶值。

    当书的内容出现在了包拯的头脑中,包拯不得不佩服那个年代人们的聪明睿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书中的水轮机完全是后世先进的旋桨式,与常见的水电站的螺旋桨差不多,建造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