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民政

    第四百七十三章 民政 (第2/3页)

策对包拯的办法还是不放心。

    “所有的空白户口页都要采用我们印刷包氏交子的石印技术来印刷。这些空白的户口页要来回保管,不让任何一张外流,户口页的填写由专门的人负责,户口页上不但要填写上姓名、性别,详细的住址,还要利用包氏数字编写一个代表着那个人户口登记地、出生日期的号码,再加上一个特殊的防伪符号就没有人能假冒了。”包拯想要将这个户口页弄成后世的身份证差不多的样子,所以户口号码是每个人不可少的。

    包拯详细的给公孙策讲解了十七位的户口号码的编码方式。现在包拯他们只有这么一个固定的营地所以说起前后的代表地址的编码公孙策很容易理解,可说到了用数字代表出生年月公孙策就又发愁了。

    “那么多的皇帝年号怎么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啊?”中国每换一个皇帝计年方法就要改变,而且还有像大宋皇帝这样人不死也换年号的。并且像“大中祥符”这样的年号怎么用数字来表示都困难。

    “那就将孔子出生的那年定为第一年,孔子多少岁就是多少年,比如今年就是1569年,这样既好记也表示了对圣人的尊重,我们就称这为孔圣计年法。”后世的公元计年法自然有其优势,但包拯又不想跟那些外国的神有什么联系,所以只好将孔子他老人家请出来做为计年的标准了。

    公孙策一算计包拯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办法,大家不管是哪年出生的都可以按孔圣人的年岁来记了,以后要是在历法上标注一下就更方便了。“那特殊的防伪符号又是什么呢?”公孙策知道包拯总有些奇思妙想,他争着揭开谜底。

    “把你的手伸出来。”包拯对公孙策说道。

    公孙策不明白包拯要干什么,但还是依言伸出了双手。

    “人这手指上的指纹简单的可以分成斗和簸箕,每个人的斗和簸箕的排列顺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印户口页的时候事先印好十个空格,在填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