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乔治怀特

    第二十三章 乔治怀特 (第2/3页)

无法到处奔走,他告诉乔治怀特,如果想进一步学习这些文字,可以去西藏,在喜马拉雅山脉有一座寺庙,里面珍藏着一些与这些文字有关的文献,乔治怀特可以拿着圣人的介绍信去那里求学。在喜马拉雅的寺庙里,乔治怀特发现了一种非常古老的书籍,那是一种写在树叶上的书,这些书写完以后就在叶子上打孔,然后用一条绳子穿起来,再用木板作封皮,这种用树叶装订起来的书叫作帕提卡斯。写在书上的文字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字,叫作巴利文,这种文字有些是从粘土板上的文字演变过来的,书的内容也包括了一些如何解释粘土板上图形的意义。因此,乔治怀特在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大致掌握了翻译粘土板文字的技能。他翻译了几块粘土板,发现上面的内容是描述这个高级文明毁灭的时候,一些人从海上逃到印度半岛的故事。这就说明这些粘土板并不是这个文明当时的产物,而是幸存者记录下来的。这又让乔治怀特产生了怀疑,他认为既然这些粘土板不是这个文明的直接产物,那就有可能像古希腊诗人荷马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那样,是后人写的,也许就是虚构的。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为了验证远古文明的存在,他在之后的数年间走遍了世界的很多地方,专门去寻找那些古代留存的遗迹,结果他从很古代遗迹上发现了远古文明的踪迹,有趣的是这遗迹虽然地处天南地北,但在某些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如果从现存文明的角度解释却是解释不通。于是乔治怀特就得出一个结论,远古文明是存在的,但这种文明可能不只一个,不过有可能都是从同一个文明里衍生出来的。”

    大师吞了口唾沫,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得到这个结论之后,乔治怀特兴奋不已,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现。于是他又回到印度,回到这座修道院,继续翻译粘土板。这时的乔治怀特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几乎完全痴迷于这个远古文明。在翻译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竟变得烦躁,甚至有些抓狂;在翻译取得突破的时候,他又会哈哈大笑,有些忘乎所以。圣人劝他说这些都是往事,已无法改变什么,不要过于执着,但是他不听,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把大部分的粘土板都翻译完了,人也瘦了好几圈,蓬头垢面,一副邋遢相。但是有一些图案和个别文字的含义他始终突破不了,这让他非常的痛苦和焦虑,认为这是自己的无能所致的。不过他告诉圣人,虽然他没有突破所有的图案和文字,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现。从粘土板上的内容来判断,他认为那加兄弟会来到印度半岛时曾经有建立过一个类似村落的地方,后来那些逃难的难民过来和他们一起发展了这个村落,最终变成一座城。这座城很有可能是印度宗教的发源地,而且应该还埋藏在印度的某个角落里,而且他认为这座古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很可能是这个远古文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