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为了长生

    第56章:为了长生 (第2/2页)

水,难以寻到内心的清静,更难以做得到真正的清心寡欲。

    经书上说“由戒而定,定能生慧。”

    意思是说,要在寂静中产生定力,并在定力中演生智慧。

    静,使佛家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开慧、开悟。

    道家也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静,使道家修己入静,以成金丹大道。

    儒家呢,则是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使儒家获得睿智,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阶梯;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一事当前,临危不乱,自能产生出无限智慧,化解困难;心浮气乱之人,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误事。

    人生的烦恼来自于非分的欲望,种种诱惑使人心中的明月蒙尘。

    特别是青年人,勇武好斗,多显得躁动不安,寥寥数语之争便拳脚相加,还自认为是男子汉的勇敢。

    匹夫相斗,拔剑而起,只是一种匹夫之勇。

    懂得静心之妙的人不会逞匹夫之勇,而是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不喜形于色,以平淡祥和的心态待人接物,应对事态。

    而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才会产生冷静的思考和理性的思维,才会处乱不惊。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街亭失守之后,闻听司马懿引十五万大军来攻西城县,而此时他手中仅有二千五百军兵守城,但是他并没有惊慌失措,只引两小童携琴一张,凭栏而座,焚香操琴。

    用平静祥和的琴声吓退了多疑的司马懿,以超常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败军,那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惊,雷霆起于侧而不动”的超人气度自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清静的心灵似不动的高山,岿然安详;浮躁的心灵则如水中的杂草,随波逐流。

    清心寡欲,心静神定,平心静气,这样修行起来魔障少,进度才能一日千里。

    所以,修仙道者,首要清心寡欲,这一切,都是为了证得长生。